回首随身音乐播放器 MP3才是王道?

互联网 | 编辑: 2004-12-09 00:00:00转载 返回原文

随身音乐播放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那些阶段;他给人们的音乐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特别是现在产品线从平民到贵族,容量有兆数量级的小容量闪存的和G数量级海量硬盘Mp3播放器走进千家万户,引领了随身音乐新时尚,大大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 娱乐的方式;大家对他又有什么

前言

本文作者:beyondpara

前言

随身音乐播放器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经历了那些阶段;他给人们的音乐生活带来了什么变化,特别是现在产品线从平民到贵族,容量有兆数量级的小容量闪存的和G数量级海量硬盘Mp3播放器走进千家万户,引领了随身音乐新时尚,大大改变了人们生活、工作 娱乐的方式;大家对他又有什么需求;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大随身听;今后Mp3的发展趋势如何?想必下文一定对大家在这方面的认识有一定的帮助。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随身音乐播放器的发展历程:

WALKMAN----曾经是流行的代名词,随身听发展的里程碑

从1877年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进行了最初的录音记录试验到1963年由飞利浦(PHILIPS)公司发表世界上第一张录音带,人们一直努力不懈的追求着音乐,追求着随时随地的随身音乐。

终于,1979年索尼(SONY)公司发布了第一代WALKMAN——TPS-L2。虽然个头似砖头而且有接近一斤的重量加上播放时间最多不足十小时,但是在当初却出奇的抢手,创下销售一百多万台的记录,成为当时的流行排头兵。时隔两年SONY再度发力发布第二代WALKMAN-WM -2,重量轻了很多,销售量翻了一倍, “WALKMAN”一词也被收入了《法国辞典》(但是到1986,WALKMAN这个术语才被载入英文字典)。随后WALKMAN进一步发展,它也不断的改进完善与加强,轻薄的同时也出现了采用内置“口香糖“电池,配备液晶线控器,能够收音、录音、播放的全能型WALKMAN,甚至SONY公司为迎合美国狂热的健身热潮而推出防水机型。WALKMAN引领了一代人的随身音乐时尚,圆了人们随身听音乐的梦想。

由于第一代磁带随身听采用磁带的存储介质而带来了一些先天的不足,诸如:选曲麻烦,信噪比较低、声道分离度不高、频带窄、声音不稳定等,SONY公司一直力图从根本入手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努力寻找一种可以取代磁带的介质。

便携式CD随身听----高品质音乐的选择

1982年SONY公司和PHILIPS公司联手推出CD音频格式。次年,取代磁带存储介质的数字存储方式Compact Disk被研发出来,它就是我们俗称的CD,它以更加出众的音质,长久保存高品质音质的优越性取代了录音机成了家庭音响的主角。而时尚产品先锋SONY公司也借新存储介质之势推出第一台CD随身听—Diskman。 CD随身听实现了存储介质的革命,它给广大音乐爱好者带来了高品质与大容量的音乐享受。

虽然具有CD的数码录音(磁带是模拟录音),以及选曲、编辑操作等等的优势,然而事情并非都是完美的,CD(COMPACT DISC)光盘随身听也因为CD(COMPACT DISC)光盘的固有大小和本身的结构给人们带来了体积过大以及它不可以随意录制音乐等问题。

数码随身听MD----音质与体积的完美结合

SONY,又见SONY!SONY公司于1991年为了解决磁带的不够理想的音质和CD(COMPACT DISC)光盘随身听的体积以及它不可以随意录制音乐等问题,推出了一种新型的存储材质-- Mini Disc ,即我们熟称的MD盘。这种盘片使用了与MO磁光盘一样的磁光技术,理论上可以反复的通过光头和磁头的运作进行高达100万次的重复擦写。

由于在设计时特别减小了它的体积,使得它的体积很小----其盘片的直径为64毫米(一般CD的直径是12厘米),而即使连上保护套也只有70x67.5x5mm,这样大小的盘片与磁带相比很占优势。然而有得必有失,小的体积牺牲了容量,MD的容量只有160MB,而CD则达到了650MB可播放74分钟, 按照CD格式的音乐放到MD里面,只能播放14分钟的音乐。在这种条件下,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声学自适应转换编码)的声音压缩编码技术应运而生了。它将16bit、44.1kHz的声音信号根据频率响应曲线分段,再根据听觉心理学进行分析,通过人耳遮蔽效应原理将人耳听不到的被遮蔽的声音信号剔除,从而将原本很大的声音文件压缩到之前的1/5大小,同时这对音乐本身的噪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际仍基本保留了CD的良好音质。MD动态范围是105dB,音频S/N达到了120dB!平均压缩率292Kbps。其最大特点是采用了无损音质的压缩,这也为日后MD与MP3的无休止的音质争论埋下了伏笔(MP3采用的是有损音质的压缩)。

MD解决了容量的问题达到了与CD接近的容量,凭借其接近CD的完美音质与小巧携带的便携性及相对“高贵”的价格,MD一直以来都是追求音质的音乐发烧友的不二之选。

MP3播放器--E时代的新宠儿一

MP3播放器----E时代的新宠儿

1.MP3播放器----最小巧便携的播放器

在MP3诞生之前,PC使用者都使用WAV的格式来录制、下载和播放高品质的声音文件;不过WAV的档案比较大,录制一分钟CD音质的WAV歌曲需要的10MB的空间,一张10首歌曲的CD要超过200MB!对此就提出了这些数据压缩的要求。MP3是一种文件压缩技术(MPEG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的缩写,主要应用在声音以及影像压缩的处理上),它的英文全称为:MPEG-1 Layer 3。所谓的“MPEG”指的是“运动图像专家组”(Movie Picture Experts Group), 它是国标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于1988年成立的一个专门负责制定有关活动图像压缩编码标准的工作组。MPEG-1标准(ISO/IEC 11172)、MPEG-2标准(ISO/IEC 13813)、MPEG-3和MPEG-4标准都是通过这个小组制定的。MPEG压缩格式分为MPEG Audio Layer-1、Layer-2和Layer-3。

MP3的压缩比例远远超过MD,它将声音内人耳难以听到的16KHz以上的高音音乐完全部分截掉,故此MP3才能在不怎么降低音质的前提之下,采用1:10甚至1:12的压缩率,使文件容量大幅度减小,有利于音乐文件的存储。由此可见它采用了与MD完全不同的有损压缩。因此从算法来看,MP3不是MD的对手。但是随着互联网在90年代中后期的蓬勃发展,MP3开始成为网络上流行的音频压缩格式。

1998年,韩国世韩(SEAHAN)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MP3播放器——MP MAN MPF-10。随身听走进了E时代。沿袭日本Sony公司在Walkman和Discman的战略,世韩把这种最新的产品称为MPman。其寓意就是希望自己的产品能够成为便携式MP3播放器产品的代名词。虽然现在Saehan已较少推出新机型,但这部F-10作为开山鼻祖带领我们走进了网络音乐E世界。虽然那时不少人都对Mpman抱一种观望态度,就像20多年前Sony总裁盛田绍夫突发奇想设计了Walkman,很多人都对这种只能播放音乐的“砖头”不太理解,时至今日Walkman却已经随处可见。这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于是随着帝盟(DIAMOND)同年的MP3“RIO”的发售表明了成熟的MP3播放器正式进入市场,这也是很多人认为第一台Mp3是帝盟的原由。MP3从诞生至今已经5~6年了,如今它正引领着新的音乐热潮,如火如荼的发展着。

2.记忆棒随身听与NETWORK WALKMAN---王者之作(究竟王者大作会不会就是销售量王者,大家心里自然有底)

毕竟是电子消费市场的大佬,1999年,SONY发售使用ATRAC3格式的记忆棒随身听MS7。ATRAC这种声音压缩科技的压缩率比MD中使用的ATRAC声音压缩科技的压缩率高出大约一倍。一首ATRAC3格式的歌曲体积相当于MP3,但音质要远远好于MP3。大多数消费者只是在闲暇时使用随身听消遣消遣而已,他们并不非常苛求音质或者说并不能听出音质上的很大差别,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要求有音乐的享受。因此,在MP3咄咄逼人的势态下,索尼这个把握市场的老手推出了ATRAC3编码,市场的命名为MDLP--MiniDisc Long Play。这种编码技术在原有ATRAC编码基础上增大了压缩率,在牺牲一定音质的前提下大大的缩小了ATRAC格式的文件,一张原本可以存储74分钟的MD碟片,按照压缩率的不同,现在可以容纳一倍甚至四倍数量的音乐。消费者可以既省事有省钱的享受音乐。MDLP的GROUP“音轨分组”的功能能够把用户想听的音乐曲目结合成一个组群或者自定义更多的组群,换句话说就是可以把所录制的MD曲目进行有类别的分类和管理,相当于Mp3中的文件夹管理功能,便于用户随时播放需要的音乐曲目组别,这样对于一张碟片有相当多的曲目来说,就十分简便快捷了。

MP3播放器--E时代的新宠儿二

3.硬盘MP3----海量的音乐的享受

2001年,时尚卓越的PC厂商Apple进军数字音频播放器市场,推出了第一台MP3随身听:iPod,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它使用了移动硬盘(并非IBM公司的MICRODRIVE,而是笔记本电脑上使用的小型硬盘)来作为存储介质,5GB的大肚能装下70小时以160kbps压缩率压缩的MP3音乐,按每首歌4分钟计算,足足可以放下1000首!这样的容量是其它的随身听难以相比的,可惜只能与使用MAC系统的计算机连接而不支持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于是苹果于2002年一口气发布了三款iPod Windows对应“iPod for Windows”,没,满足了广大Windows用户在PC机上享受Apple带来的绝妙感受。

2003年则是硬盘播放器“异军突起”的一年,CREATIVE推出了音乐味浓厚的ZEN系列,受到不少音质拥戴者的褒扬,可惜体积过大。11月创新公司又推出了采用1英寸硬盘的1.5G容量MP3随身听NOMAD MuVo2,体积比一般采用Flash RAM的MP3机大不了多少,非常易于携带。小巧的外形以及优异的音质都让人刮目相看。Apple推出了流线型的iPod三代更是打破了2.5英寸硬盘极限,闪存Mp3市场的IRIVER也推出了韩系IHP-100和IHP-120欲与CREATIVE及Apple三分天下。年末销售大鳄DELL也推出了百美元左右的硬盘MP3播放器,东芝也凭借其在硬盘方面的不凡功力推出了G20超袖珍硬盘播放器,整个机身较MD碟片仅大1/3。

进入2004年硬盘市场依然是炙手可热的产品,Apple的ipod4和iPod mini引领了硬盘Mp3的又一个销售热潮,各大厂商也纷纷推出新品,老牌Rio (日本)公司于发布了内置20GB硬盘便携MP3播放器「Rio Karma」并且研制采用希捷微硬盘的最薄的「Rio Carbon」硬盘Mp3,HP(惠普)进军数码家电市场,开始发售iPod孪生兄弟----iPod+hp;创新推出20GB大容量2000元级硬盘Mp3后再度发力,采用5GB希捷微硬盘播放器「MuVo2 FM」五色齐发;韩国的Mp3厂商也推出了一些优秀的产品,IRIVER更是推出H300系列彩屏硬盘播放器,JNC也推出了IAUDIO M3这样的精品,并持续发力再推1,5G SSF----M5;国内厂商也不甘落后,也推出相应的硬盘Mp3,不过大多数还是OEM国外特别是韩国的产品。

随身携带一万首歌再也不是梦想,硬盘Mp3让你尽情网罗天下音乐,随时随地欣赏海量音乐。

4.彩屏MP3----让音乐有声有色

JNC SSF----800以124色液晶屏终结了液晶屏上大做色彩文章的时代;MSC的PN128冷艳的OLED屏征服了无数数码爱好者;随着国内以计算器起家的电子厂商信利于2004年4月初推出了全球首款彩屏MP301 MP3播放器的推出,Mp3迎来了彩屏时代,各个厂商争相跟进。MP301采用了6万5千色的STN屏幕 分辨率达到了160*128象素,画质细腻,层次感丰富,给习惯了单色屏幕的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觉冲击,那种感受不可谓不强烈。不过信利是使用的所谓“伪彩屏”的STN屏幕。爱国者再续月光宝盒系列经典推出全球首款真彩mp3,并且该产品多线程任务管理系统。该产品是市面上最早一款配备TFT真彩屏幕的MP3(TFT显示效果在色彩艳丽度,饱和度方面都要比STN屏出色,一般高端的彩屏手机都采用TFT屏)。p200配备了1.8寸的65K色TFT屏幕,象素达到160*128,显示效果一流,感觉很细腻,柔和,无论显示文本还是图片都同样清晰。他采用了32位处理芯片,操作界面存储于独立ROM中的操作系统,因此支持“多任务同时运行”,在音乐播放的同时,还能进行照片/图书阅览或是掌上游戏;同时也意味着他能升级更多的娱乐功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多媒体娱乐平台;IRIVER更是颇具大家风范,在大家还在惊叹彩屏MP3的无限魅力时,他创新性的推出了全球首款带摄像头的MP3-- iFP—1090,把MP3带入了另外一个崭新的摄像时代,他内置了30万象素摄像头,3倍数码变焦,并且有光度、模式分辨率以及效果可调除此之外,他的屏幕也是独树一帜,26万色的1.6寸 LTPS(低温聚乙烯硅图形,160×128点阵)屏幕(LTPS显示效果要优于TFT),显示效果确实了得。更强的是他结合硬盘与彩屏推出了H300系列彩屏硬盘播放器,不愧为Mp3业的“一代宗师“。如今丹丁DX-6 更是大家追踪的热点,无论是外观,还是按键的分布,都如同一台缩小版的PDA,小巧精致,44×72×16mm的机身具备1.9寸大型彩色屏幕,占据了机身绝大部分面积,极具视觉震撼,4096彩色CSTN液晶屏达到130X160的分辨率,显示效果也相当不错,他还适应产品细分的原则发布DX-8主攻女性市场;其他品牌的彩屏产品也是层出不穷,只是有些我们可以发现都是OEM同一个厂商的产品,如奥美嘉 S500和台电C100等等。

这些彩屏Mp3不但屏幕漂亮而且功能强大,甚至具备一些PDA的功能,他让我们在听音乐的同时也可以浏览相应支持格式的图片,欣赏歌词,看电子书,充分发挥其大彩屏的功能,我们欣赏到了有声有色的音乐。

MP3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Mp3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从1979年第一台“砖头“磁带播放器WALKMAN的诞生到现在精巧的项链式闪存播放器以及小巧彩屏播放器与大容量的硬盘播放器,随身音乐播放器走过了25年的风风雨雨,人们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寻求着舒适便携容量超大功能完备的随身音乐助手。

随身音乐播放器正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Mp3的身影:上班途中,人们可以在无聊的路途中用音乐打发,让音乐带给大家愉快的心情接受一天的工作,工作中大家不必为大容量的随身资料无法携带而烦恼,Mp3的优盘功能可以为你轻松搞定,不要再精神高度集中,手下奋笔急书,Mp3就是你随时随地的语音记录小秘书。工作闲暇听上一段悠扬的音乐以舒缓工作的紧张压力,下班之后可以一路踏着歌声走在回家的路上。夜晚夜深人静我们也可以听上一段喜欢的音乐节目。周末可以与朋友伴侣一起分享音乐(双耳机设计)。一直为国人头疼的外语学习在Mp3的帮助下变得轻松多了,没有老师也可以讲一口流利的外语……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Mp3

早期的磁带小宝贝(Walkman)正慢慢推出时尚的舞台, CD随身听(Discman)也努力固守着自己的一片江山,现今,更加优秀的MD(MiniDisc)和MP3(MPEG-1 Audio Layer 3)播放机正领导着便携音频潮流,同时MD与MP3双雄决斗,关于两者的争论也一直持续至今。其主要的争论点还是音质的问题,从前满的介绍可以看出这个取决于他们所采用的算法:MD采用ATRAC算法,利用人耳的遮蔽效应来压缩那些声压小的音乐信号,同时这对音乐本身的噪声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实际的收听效果很好。而MP3采用的也是有损压缩的MPEG 1 Layer 3方式, MP3做法简单了些,将16KHz以上的音乐完全去掉,因此高音的损失远远超过了MD(Soomal注:MP3一样可以保留16kHz以上的高频信号)。虽然大部分人对16KHz以上的单音并不敏感,但音乐信号中大量存在的泛音频率都很高,而且对声音的音色和定位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完全截去则会引起收听效果的变化。因此从算法来看,MP3不是MD的对手。但是这些只能对音乐发烧友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普通的音乐爱好者更注重的是欣赏音乐的乐趣,那些对音乐压缩的损失也许他们根本就听不出来。

在此大家也许都很清楚了,对于追求音质的发烧友来说MD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但是对于广大一般的音乐爱好者来说Mp3无疑是他们的首选。何况在功能上Mp3可以做得更多更好。好的东西不是那种和高附寡的产品,而应该是能为广大消费者接受的产品。

MP3的未来

Mp3的未来

MP3从诞生至今已经4~5年了,但是真正在市场上掀起购买热潮、吸引众多厂家争相进入生产实际上也就是这2~3年的时间。从16M到今天的256M,甚至是512M的容量变革;从插卡式到今天的微硬盘、1.8吋硬盘存储介质的飞跃;从当初的只能播放MP3,到今天的可以兼容MP3、WMA、WAV、TVF、OGG等众多的格式;从单纯的听音乐到今天的容FM收听、录音、电子阅读、拍照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产品的发展真是非常迅速,后面的路该怎么走,我觉得以人为本才是硬道理!

技术的进步是产品发展的基础。没有新技术的产生,产品的发展只能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就MP3技术来讲,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接口技术、解码格式、存储介质、显示界面、电池性能。

尽管最近U盘大都已经进入USB2.0时代,但是绝大部分MP3依然停留在USB1.1的水平上,Sigmatel、Telechips等厂商新一代支援USB2.0的芯片已经开发完毕,国内品牌魅族已经推出Sigmatel的USB2.0的芯片3520的产品,引起USB2.0的热潮,其他厂商也会很快跟进的。

对于MP3来讲,解码格式必然是越多越好。从传统的MP3、WMA到最新的OGG,甚至包含视频解码的MPEG-4、WMV、RM等,总希望可以识别尽可能多的格式。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芯片运算能力的提高,所能支持的格式一定是越来越多。更有厂商力推MPEG-4等视频播放的功能,包括微软也力推的便携媒体中心(PMC),但是除了创新、索尼、三星、IRIVER之外并没有太多厂商推出过实际的产品,我们还期待更多的更成熟的产品。

现在存储介质的选择真的是非常多,Flash闪存、各种存储卡、微硬盘、笔记本硬盘。这些存储介质到底谁会成为主流?大多以为,关键看是否符合以下几点:体积小,容量大,单位成本低,可靠性高,功耗小。当前MP3的主流存储介质的主要竞争实际上是集中在闪存和硬盘上,闪存要做大容量,而硬盘要做小体积、低功耗。从这一点来看,目前还分不出高下。但是因为硬盘还是存在可靠性的问题,经不起震动,这方面却是Flash闪存的优势。究竟鹿死随手,我们耐心等待。

今年彩屏MP3正成为市场的亮点,可以以后必将是彩屏和OLED的天下。这一点步了受机的后尘。目前彩屏主要有以下3种:C-STN、TFT-LCD、Clour-OLED,其中C-STN因为色彩显示效果一般,但是成本耗电较低。后续的TFT-LCD色彩等方面出众,可能会成为市场的主流,但是其功耗是一个问题。但是随着全彩OLED技术的成熟,显示效果好、功耗低必将成为下一代显示设备的主流。

最后要谈到的是电池,最后也就意味着最重要、最难解决。这个问题也一直是网友门争论的焦点,究竟是内置Li离子电池好还是普通电池好也众说纷纭:前者节约了后期投资但是一旦没有电就很尴尬,而后者随处可得却增加了买电池的投资。更者,能源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电池是当前所有便携式设备的心病,任何移动便携设备都被它所困扰。笔记本、手机、掌上电脑、数码相机等等,MP3当然也不例外。随着彩屏时代的到来,显示屏的增大,MP3待机时间的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我们期待专家尽快研究出体积小、重量轻,同时又电量充足的电池出现。

这些都是纯粹从技术方面分析MP3的未来走向,但是产品是人在使用,一切还是应以人为本。就算是技术狂人用最新的技术堆砌出来的MP3也不一定符合大众的需求。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MP3?还是要从人的本身出发,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使用习惯,有不同的功能需求,有不同的材质、外观需求。一切还得用户说了算。所以说要以人为本,从用户需求出发,着也是一切产品必须遵循的问题。MP3也可以借鉴其他产品来个产品用户类群细分。

后记

在"注意力经济"或曰"眼球经济"等概念的热炒中,与"眼球经济"相对应的"耳朵经济"新产业却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近一两年来,随着MP3播放器的热销,数字音乐的大行其道,"耳朵经济"已悄然成为新经济的一支主力军。

2000年,中国科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健教授曾撰文指出,网络经济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瓶颈"--其中一个就是"倾听力"--只有突破了这些瓶颈,网络经济才有可能成为2l世纪的主导产业。"倾听力"是指人们用耳朵的听力消费信息的能力,其对应的经济形态即为"耳朵经济"。

网络经济的"耳朵经济"模式尚在摸索中,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MP3技术已催生了"耳朵经济"新产业。最新的数据表明。我国"耳朵经济"新产业的发展已出现良好势头。有关报告显不,2003年国内MP3播放器市场的成长速度远高于全球平均速度,共实现销量177.3万台,销售收入达15.5亿元,分別同比增长235.8%和130.4%。另据最新研究显示,2004年上半年国内MP3播放器的销量增长也超过100%。同时。目前网上的免费数字音乐资源丰富,各类音乐站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都加快了"耳朵经济"新产业的发展。

"耳朵经济"成为市场的新蛋糕,MP3播放器则成为了新经济时代"耳朵经济"的主要载体之一。作为Mp3的厂商,如何能够分的一块蛋糕,就看各个厂商的努力了!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