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吸引 索尼S系列本本全评测

互联网 | 编辑: 2004-12-14 00:00:00 返回原文

SONY的笔记本不用多说,“漂亮、精细、高贵”这几个简单的词语是对它最好的描绘。的确,VAIO可以说是既IBM的Tinkpad之后又一个比较成功的笔记本理念,如果说Tinkpad代表的是稳重的商务风格的话,那么VAIO代表的则是时尚影音的现代消费趋向。今年的SONY在大陆的市场上有两个更

三款机器的简介和配置

出处:IT168

SONY的笔记本不用多说,“漂亮、精细、高贵”这几个简单的词语是对它最好的描绘。的确,VAIO可以说是既IBM的Tinkpad之后又一个比较成功的笔记本理念,如果说Tinkpad代表的是稳重的商务风格的话,那么VAIO代表的则是时尚影音的现代消费趋向。今年的SONY在大陆的市场上有两个更为明显的趋势,一;更快的新品推出频率,二;难得一见的降价风潮。凭借这两点使得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SONY的笔记本,并且,随着价格的不断下降,以往很少谈到“性价比”三个字的SONY也开始试图利用价格的武器征服所有的用户。

今天我们为大家带来的评测机型是SONY最新的S系列,此次横向评测我们收到了S25C、S26C、S28CP三个完整的最新S系列,这几款产品其实是上一代S系列的升级产品,与之前的S系列在价格上并没有变化,而是采用了升级不加价的做法来推出的,随着早期的S18等型号的停产,最新的S25C、S26C、S28CP将在市场上扮演着主流时尚机型的角色。这三个型号的机型除了在配置上有所不同以外,其它方面几乎并我差异,因此,我们今天将这三款机型的评测汇总在一起为大家介绍。

优点:出色的显示效果,明亮的屏幕使黑色显得更黑,对比度更高,而反光比较低。音响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整体的声音比较的洪亮。

缺点:表面很容易弄脏,尤其是手印。触控板下面的两个鼠标按键在使用中有些不太便于操作,两个按键与周围的拖腕处几乎是平行的。

索尼S28CP笔记本配置

索尼S26C笔记本配置

索尼S25C笔记本配置

从配置表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三款产品除了在CPU、内存、硬盘和操作系统等配件上有所差别以外,其它的几乎是完全一样的。S28CP的配置相当的高档,几乎都是顶级的配置,而S26C和S25C的配置则更为主流一些。

外观、接口和测试成绩

外观方面一直是SONY吸引人的焦点之一,这款S系列更是拥有着讨人喜欢的外观,S系列的表面为统一黑色金属外壳,质感和手感相当的不错,但是也有个缺点,很容易有手印印在上面。另外在屏幕顶盖还有一个醒目的VAIO logo闪闪发亮。

机身右侧为VGA接口和网络接口。SONY将常用接口都用橡胶盖盖住了,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灰尘的进入,延长接口的使用寿命。

左侧为两个USB接口、一个1394接口、电脑锁以及电源接口。散热口出风口也右侧,这多少对右手习惯的操作者带来一些不便,尤其是在夏天,热量的排出会对使用者的舒适度有一定的影响。

光驱被设计在了前侧,这样可以更好的利用空间,并且在光驱的右面还有一个SONY笔记本大多配备的记忆棒插槽。

机身的后侧非常的干净,只有一个电池模块。

S18CP测试成绩:

S26C测试成绩:

S25C测试成绩:

总体来看S28CP凭借着高档的配置在所有的项目测试中均领先另外两款不少,但是这三款采用M11显示卡的机型在3D的测试中均有不错的表现,S28凭借着较高的主频使得3D MARK2001的分数突破了万分,另外我们在测试温度的时候也发现三款的笔记本在散热方面均有不错的表现,没有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键盘的表面也只是稍微的能感觉到温度,同时风扇的噪音控制的也是相当不错。

一些涉及细节和重量

在屏幕与机身的连接处,S系列采用了“内扣式”设计,,这样使得产品的曲线更加圆润,LCD转轴与机身没有平行,而是直接象后倾斜,不过整体感觉并不是非常的牢固。

VAIO S系列设计了先进的杜比技术扬声器及杜比技术耳机,采用了低音增强技术,能调节音频,整体的音响效果不错。

在机身右下角的区域分布着6个状态指示灯,另外在指示灯的旁边还有一个无线网络的开关,这些设计采用了前倾试的设计,使用户在合上屏幕的时候也能了解到机器的状态。

在键盘的上方是两个自定义快捷键和电源的开关。

SONY的这几款产品还可以通过底部的插槽来扩展外接扩展坞设备,使得其扩展能力大大增强。

机器的重量控制的十分不错,作为一款13.3寸的宽屏幕笔记本来说,能把重量控制在1.8KG多一些(带电池的重量)并且是内置光驱,已经做的非常完美了,并且实际重量与官方的宣传重量相差很小。

旅行重量

总评:测试的过程中运行非常稳定,并且发热量比较低,这是事先所没有想到的,因为毕竟是独立显卡再加上轻薄的外观。优秀的瑰丽屏使得整体的显示效果相当的出众,无论是对比度还是亮度都是十分让人满意的。相信凭借时尚的外观、出色的做工、高品质的性能表现一定会成为市场上的新宠。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