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出来的数学宝贝

互联网 | 编辑: uker编辑1 2007-04-14 00:30:00转载

不以学习成败论英雄。但是,一个被宽松的教育环境“惯”出来的数学小天才,却让记者觉得有必要把他成长的细节写出来。

  双休日的夜晚,在杭州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记者见到了这个12岁的数学“宝贝”王雨晨:小学六年级,刚在5月15日举行的全国第十届华罗庚数学金杯赛中获一等奖,现在已经开始学初一数学。

  有一位“拖后腿”的妈妈

  孩子的成绩背后,就是家长的心血。看到王雨晨,知道他这次华杯赛考了130分,记者问他,妈妈爸爸究竟谁功劳大些,他的回答却让人吃惊:爸爸王小川在新华社香港分社工作,根本没空管他;妈妈呢,生活上照顾无微不至,数学上反而还拉他的后腿。“看我做数学,就催我好睡了。”

  “我是怕他偏科。一个人要均衡发展,特别是交际能力、运动能力也很重要。他四五年级时,数学就一直是全班第一。我希望他能多学点别的。”妈妈陈野在省社科院上班,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儿子刚读一二年级,她几乎每星期都要让儿子请假出去玩一次;年级高点,就一个学期请假好几天出去旅游;六年级,实在不好意思再跟老师请假才作罢。

  “从小到大,功课都不让我们碰”,陈野想做陪读家长也没门。写作文时,她提醒儿子可以有3种思路,儿子立刻抗议:“你说我就不做了。”妈妈的思路,再好他也不肯用———“讲了就没意思了,我一定要自己思考。”

  挑战激发兴趣

  也许,就是喜欢独立思考、喜欢挑战的性格让孩子喜欢上了数学。陈野说,他们两夫妻都是文科生,当年考大学也就是数学差没上重点,孩子的数学感觉完全是后天培养的。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雨晨除了在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上每周一次的文学欣赏和智力游戏提高班,其他的课外培训都没有参加。到四年级初,雨晨就读的天长小学把学有余力的孩子集中起来,在困难班时间,由特级教师杨薇华教数学。后来他就考进了上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华杯赛培训班。

  这个班级也很宽松,每周五晚上一次课,一般是比较有经验的数学教研员给大家教数学,做做题目,作些引领,没有硬性的作业规定。但雨晨的数学兴趣和能力由此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数学好玩,越做越觉得好玩。”雨晨说,有的题自己做不出来,老师讲过,回头再去做,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兴奋。现在正学的初中数学通常用方程式解题,他觉得没有小学数学用算术解题有趣。

  宽松“滋长”兴趣

  出乎意料,数学“高手”并没有在数学上花木佬佬的功夫。雨晨的作息时间也出人意料:小学低年级,每晚8点钟睡;五年级至今,每晚8点半睡,每天睡到自然醒。

  自然醒,不会迟到吗?

  “是的,经常迟到。我们很多钱就花在路上——打的赶上学。低年级时有一次,第一节课都错过了。”陈野说:“天长小学这点蛮好,作业少,而且很人性化,比如抄生字,可以一遍,可以两遍,也可以不做。还有很多老教师,像我儿子的班主任王燕,从一年级带到六年级,都不太拘泥于细枝末节,他们清楚什么才是对孩子终身有利的。如果因为班级要被扣分,班主任很在乎,那么,迟到就是一个孩子难以原谅的错误了。”

  看,雨晨的背后,是一位“拖后腿”的不太守纪律的妈妈,一个没有硬性指标的宽松的培训班,一所作业少、自主空间大的学校。

 

 

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以及详细咨询,欢迎点击中英网http://www.uker.net/,或发email至:echo@uker.netUKer.net资深编辑将为您详细解答。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