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教材抓基础
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就是本末倒置。中考命题基本上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特别是上海教材的编排有“螺旋上升”的优点,也有知识点分散的缺点,所以进入初三的学生在学好新的知识的同时,应该把初一、初二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成绩好的学生应加强各模块内部的整合,更要去寻求各模块的交叉点,中间地带,有区分度的试题往往就出自这些地方。学习困难的学生应多做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重反思抓粗心
由于试题难度的降低,分数的高低往往决定于细心。数学成绩再好的同学,也难免会粗心,但粗心的背后是有原因的,知识的负迁移,知识点不熟练,平时解题不规范等。所以应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错误,应给自己准备一个记录本,对一些易错、易忘问题随时记录,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对经常错的点要归类,并加强这方面强化练习。
■重过程抓理解
中考命题中有凸现了“动态”、“探究”、“过程”等观念的趋势,如图表中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结论的猜测与证明、利用学具进行操作、图形的旋转、翻折运动及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等。引导我们切切实实关注学习的体验过程,重视知识的发生过程,不可死记硬背,在学习中只有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在探究中发现规律才会真正理解。
■重通法抓变通
中考数学试题形式和知识背景千变万化,但其中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却往往是相通的。要处理好“通法”和技巧的关系,在学习中不应过分地追求特殊方法、技巧,不必将力气花在钻难题、怪题。应抓住了数学知识的主干部分与通性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寻求不同解题途径与思维方式,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重应用抓热点
近年中考重应用,且趋势越来越明显,许多时事、社会事件也进入中考题,像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免收借读费等,所以应加强了对身边数学问题的关注,平时不能读死书。应用问题一般都比较贴近生活实际,需要学生了解一些市场中的常识性知识,诸如:税收、利率、成本、打折等的含义,也需要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如节约型社会的提倡,如洋山深水港、东海大桥等重大工程中的数学问题,如重大经济的变革引发的数学问题等等。这些题背景复杂,文字表达冗长,不易梳理,只有熟悉才能适应这类题型。
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以及详细咨询,欢迎点击中英网http://www.uker.net/,或发email至:echo@uker.net,UKer.net资深编辑将为您详细解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