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带汉语回家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7-04-16 15:00:00转载

 

汉字,世界上最美丽的文字,华夏子孙的精神家园。海德格尔曾说:“语言是存在之家”。作为华夏子孙的存在之家,汉语历史性的保存着自我存在的历史性的存在本质。即汉语言的诗意。但是,在今天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试图消匿文化的差异,高科技、网络化、信息化为文化霸权提供了肆虐的平台,汉语必然面对着挑战,而命运如何?

大学的教学也许是对汉语命运的一种折射。我们无须批评四六级英语考试,毕竟这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我们应该从自己,也就是大学生自身找出深刻的根源。在大学里莘莘学子们整天抱着英语课本,时时不离四六级词汇。我是学政治的,我们院开了许多关于政治的专业课,而每一门专业课都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才能吃透、读懂、理解好里面的奥妙,而同学们也包括我把大部分时间倾向了英语,学专业课的寥寥无几。这似乎是大学生活的危险信号,毕竟我们不是搞外语的,所以我们自己应该有一个转变,注重我们的国语,探索我们国语的精华,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我们中国的文化。

“成事在天,幕事在人”我们经常这样说,发扬中国文化,是当代大学生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必须修复和重建汉语的传统,才能建设一条文化还乡之路。修复和重建不是保守和僵化的对待汉语传统,而是在当代境遇中表现出对汉语历史性的尊重和坚守,并以此为家。

作为当代中国学人,我们的使命是克己治学,带汉语回家。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更多新闻点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