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外资银行骤然加紧攻城掠地,外资银行继续大挖内地银行“墙角”现象已屡见不鲜;为求曲线引进外资,内地银行近两年也一改以往人才流动中的被动局面,致力于将外资银行或海外银行的人才招至其麾下。
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前的关键时段,中外资银行上演人才“挖角”战已经一触即发。
大扩张引致人才饥渴
“虽然荷兰银行的人才流失率曾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还有外资银行比我们更高,因为他们总到我们这里挖人。”荷兰银行有限公司副总裁暨中国区人力资源主管干晓东曾风趣地表示。
导致外资银行对本土金融业人才需求日益狂热的原因是,外资银行在中国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关键时段的高速扩张。
伴随“中国版图”的扩张,汇丰银行连续三年上演了“千人计划”。目前,汇丰在内地拥有12家分行和11家支行,其在杭州、西安的分行将在年内营业,由此汇丰在内地的分行将增至14家。随着中国团队的不断壮大,汇丰银行执行董事王冬胜表示,汇丰今、明两年将在内地各招纳1000名员工。
恒生银行月初在广州开设首间支行,将其内地据点增至14个。连同新成立的荔湾支行, 恒生银行目前在内地 8个城巿合共设有6间分行、 6间支行及两间代表处。恒生副董事长兼行政总裁柯清辉指出,恒生在内地的
投资,包括入股兴业银行, 已增加至超过 36亿人民币,恒生计划在未来3年继续投资超过 10亿港元, 将内地业务据点增加至30个。
渣打银行执行董事南凯英表示,目前渣打集团在内地14个城市拥有18个营业网点,计划于今年底前再增加3个网点;东亚银行本月初上海徐家汇支行开业后,成为该行在上海市的第五个网点,至此,东亚银行在内地的网点已增至28个。
普华永道一份对外资银行在中国内地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受访的35家外资银行目前拥有6654名雇员,至2008年,这个数字将增长154%,达到16910名。其中只有1家银行认为到2008年雇员人数的增长率低于10%,7家银行预期至少50%的增长,13家银行预计至少将以2倍的增长速度增长。
金融人才是银行的立身之本,柯清辉在不久前的业绩发布会上慨叹,今年上半年恒生已经增聘了200多名员工,但这还远远不够,要招聘到合适的人才很难。
难怪中外资银行之间、甚至外资银行之间互挖“墙角”的争夺愈演愈烈。
内地银行导演人才“逆流”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记者从几家股份制银行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人士处了解到,外资银行跳槽到内地银行的现象也不鲜见。在招聘中,有不少来自外资银行的人才前来应聘,其中不乏国际知名的大银行。
据了解,前一年国内一家上市银行的深圳分行就一下子从大名鼎鼎的渣打银行深圳分行挖了四五个员工。据该行内部人士介绍,在该行为这几位来自渣打的员工成立的业务营销部门中,一位资历最深的黄姓女士担任部门总经理,随后该部门员工们渐渐领悟了领导的意图,行长们的目的是通过他们来拓展中资股份制银行普遍较弱的客户群———三资企业及离岸客户。
“对于内地银行而言,大量争夺竞争对手人才与其说是为未来储备,不如说是一种最直接而富有杀伤力的竞争手段。”这位银行人士说,“这也算是曲线引进外资了。”
该人士认为,引进外资人才,目的是借鉴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体系、经验、流程和制度,分清优劣利弊,对内地银行做出有益的补充和调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元龙博士认为,银行信贷人才、国际金融人才、金融计算机人才、金融法律人才、资本运作人才,是这场人才争夺战的焦点,而这些资源又恰恰是国内银行业本来就稀缺的,因此国内银行的反击实在在情理之中。
以前外资银行赖以吸引人才的主要手段就是高薪酬、高福利,但近两年内地银行普遍聘请国际级咨询机构设计薪酬和激励方案,对人才的吸引力也在提高。据说在深圳,招商银行的普通员工一年年薪10万元是不成问题的,而一位外资银行的低级文员年薪也不过5万元。
在干晓东看来,外资银行人才紧缺还有一个原因是内、外资银行的体系完全不同造成的。“外资银行传承母公司的一套管理方法、管理体制,一个人要从内地银行过渡到外资银行需要比较大的调整和适应过程。”
如何找到有足够经验的人才,是恒生银行高级经理兼个人理财及财富管理业务主管(中国业务)杨荣燊发展内地业务最艰巨的任务,挖不到合适的,就只能着手自己培训。“恒生的零售业务人才大多数在本地招聘,主要来自两个渠道:一是来自别的银行富有经验的人才;二是从大学里选出一批适合的学生送到香港培训。挑选培训生计划我们已经执行了五六年,过去是一年挑选十几、二十个人,去年达到二十几人。为配合恒生内地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我们今年挑选的培训生将达到一百多人。”
来源:证券时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