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诺基亚N系设计师EGUCHI SHUNJIRO

互联网 | 编辑: 蔡喆 2007-04-26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诺基亚N-Series的手机如今几乎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除了空前强大的多媒体性能外,其独到的外观设计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花朵有机会见到N Series手机设计团队的一位设计师,来自日本的EGUCHI SHUNJIRO。去年年底拿款惊艳的N93i就是出自他手。要知道,作为N Series的

如何保证产品对不同市场的适应性

诺基亚N-Series的手机如今几乎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除了空前强大的多媒体性能外,其独到的外观设计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今天花朵有机会见到N Series手机设计团队的一位设计师,来自日本的EGUCHI SHUNJIRO。去年年底拿款惊艳的N93i就是出自他手。要知道,作为N Series的设计师不仅仅要考虑外观、材质、触感等常规的工业设计元素,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到其中多媒体功能的体现上。所以他们在制造精良的外观的同时还要兼顾产品的内涵。借着诺基亚N系列体验沙龙的机会,花朵和其他几位媒体的同仁一同采访了诺基亚多媒体事业部首席设计师EGUCHI SHUNJIRO。


记者:您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如何保证设计出来的产品是全世界大多数人都喜欢的,怎么避免文化和民族带来的局限性?针对亚洲市场或者中国这个特定的市场,即针对某一个市场的产品是如何开发和设计的?

设计师:我想说的是,你手上的那款诺基亚7260手机当时并不是针对中国市场设计的,但那款手机在中国卖的非常好。我们也不能百分之百预料哪款产品在全世界或是某个市场会卖的好,我们不能保证在设计阶段就知道未来这个产品可以在全世界都广受欢迎。我们会做一些市场调查,研究消费者的行为,我们也到各地去出差,理解当地的消费行为。有时我们会在一个国家紧跟一名消费者24小时,这样可以理解他们的文化。到目前为止,在N系列中还没有专门为中国设计的产品,但是我们的确派人到中国访问和调研。比如这一次我就很荣幸有机会到中国向你们学习,学习中国的文化,这可能是我们未来产品研发的一个根本。

记者:您是日本人,在瑞典学习、到芬兰工作。因为北欧和日本都是比较讲究设计细节的地区,这两个地方对您的设计有什么影响?

设计师:当然我现在只是活了一辈子,我不知道下辈子在别的地方可能对我的事业有什么影响。毕竟我只是在瑞典和芬兰呆过,但是我想说,我非常感激在瑞典和芬兰的这一段经历,因为我学习到很多的文化,在瑞典和芬兰,即使是平民老百姓,他们对高科技的产品要求都是非常高的。比如他们的家都是非常的干净和漂亮,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冬天比较冷,不得不呆在家里,另外一方面我认为他们对设计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些高要求也影响到我的设计理念,我时刻提醒自己必须要达到非常高的标准才可以满足这些人的需求。在瑞典和芬兰设计师是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在这两个国家,还有丹麦都有非常著名的受人尊敬的、德高望重的设计师,我非常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我设计出来的产品可以和他们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产品相媲美。

记者:你最喜欢的设计师是谁?
设计师:三宅一生。

记者:为什么?

设计师:他是时装设计师,因为时装是赶潮流的,服装要不停地有新品的发布。我们很难抓住潮流,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转瞬即逝的,但他有非常强的理念,他知道他自己想做什么,就像这款诺基亚N93i手机,它是功能和美观的完美结合。

N系列命名的由来

记者:我想请教一下N系列命名的由来。

设计师:回答这个问题我并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产品名字的命名是营销部门的责任。但一般而言,70系列是N系列中最基本的系列,具备这个系列的基本功能,如键盘、软件,显示屏等;90系列是旗舰级产品,是N系列中最高端的产品,具有像摄录这样的功能;N80介于N70和N90之间,它可能带有摄像的功能,但是功能不如N90系列那么强大。关于这个问题,你们问市场营销总监可能更好一些。


设计师讲述一款产品的设计理念

记者:在今年诺基亚的新产品当中,我们发现新产品比以前更加纤薄,比如诺基亚N76、诺基亚6300等。我想问一下纤薄设计是否是今年诺基亚N系列产品的主要路线?

设计师:诺基亚6300是属于我们移动电话事业部的产品,诺基亚N系列是属于多媒体事业部的。诺基亚6300没有N系列那么高端,比如没有强大的摄录功能,因此它可以做的非常薄。我不是非常了解移动电话部门的情况。但我认为我们不单单注重将电话变的越来越轻薄,我们更加注重比例的美,即长、宽、厚,要达成一种非常好的比例。如果更加便于携带当然是最好的。

记者:您在设计一款产品时候,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设计师:我觉得一个难点就是在所有事情当中达到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如果你过多关注一种功能,另外一种功能可能就会大打折扣。就像诺基亚N93i,如果设计的时候只考虑作为一部摄录机使用,那么打电话和发短信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所以说在不同功能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是很大的挑战。另外一个挑战是成本。因为我们的产品必须有一个合理的价格。因此,在产品设计上要有一些取舍,归根结底,我们要带给消费者正确的产品和正确的价格。

记者:您对哪一款自己参与过设计的产品最满意?

设计师:诺基亚N93i。

有关N76的设计

记者:高端的产品在集成的过程当中,会遇到一些设计师不得不妥协的方面。因为硬件的存在,导致设计和想法大打折扣。在这方面,你是否可以谈一下目前对手机而言,那一类元器件会使设计不得不妥协?

设计师:我们是努力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当然,如果手机没有电池,我们的手机会变的更加漂亮、更加轻薄。如果电池可以做的更小的话,或者说以后手机不需要电池,我相信这个设计会更加完美。


设计师回答记者问

记者: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分享发现”,诺基亚N76传达的是怎么样一个理念?

设计师:诺基亚N76总体而言是一款高端产品,它有200万像素的拍照功能,另外它有非常好的S60界面,显示屏也非常好。基本上N系列的所有功能在诺基亚N76上都得到了体现。从“发现”的角度讲,你可以利用它发现因特网、收发邮件、浏览网页,另外可以将你拍摄的电影和图片上传到网上。你可以发现诺基亚N76拥有N系列所有应有的功能。

记者:诺基亚N76从设计之初到产品出来用了多长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当时设计的诺基亚N76和我们现在看到的诺基亚N76是否有很大的差别?对这款产品,您最满意是哪些方面?您最不满意的是哪些方面?

设计师:我的确在诺基亚N76设计团队当中,但是我并不是这款产品的主设计师。因此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并不是很专业。我觉得从开始设计到最终投放市场大概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由于我并不知道一开始设计的产品是什么样子的,因此我也没有办法比较开始的产品和目前的产品有什么区别。至于我喜欢它什么,我比较喜欢它的材质和色彩,我个人比较喜欢黑色那一款,可能因为我是男的。在材质方面有一个镀铬的金属框架,我觉得这个设计也非常好,另外我还很喜欢它镜面的显示屏,能够显示三个媒体的播放键,这样使用起来非常便捷。至于谈到哪里可以改进?我觉得在手机的插孔、插槽方面,这在设计上往往是一个难点,很难把它融入到手机设计当中去。我觉得这方面还可以改进,另外是手机整体触摸上去的柔软度、舒适度可以进一步的改善。我们也会在以后的产品设计进中加以改进。

手机是否会替代电脑

记者:现在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你觉得手机拍照功能是否会替代我们数码相机当中一些低端产品?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有一种说法是手机会替代电脑,你是否有这样的认识?存储容量和传输速度这些因素是否是影响手机替代电脑的瓶颈?

设计师:的确现在的手机拍照功能越来越强大。手机不单单是拍照,还可与和朋友分享,或者及时上传到网上与更多人分享。我觉得这是手机拍照的一大好处,现在手机拍照的照片质量也非常好,甚至可以同中档数码相机相比。而且我们发现,现在人们拍照的行为和过去不一样了。现在我们非常容易用手机拍照,而且我们总是将手机携带在身边,这样我们可以记录生活当中哪怕不是有意义的事情,很普通的事情我们都可以用手机记录下来,比如在餐厅和朋友一起吃饭,也可以把这些事情拍摄下来和朋友一起分享。如果你是携带相机的话可能不会产生这些行为,因为携带手机比较方便,这就是我为什么认为手机可以取代低端和中端相机的原因。携带拍照功能的手机是开创一种新的行为,一种新的理念。如果让大家选择出门是带两种设备还是一种设备,我想肯定是选择兼容两种功能的一种设备,即手机。因此,我预见将来手机会取代低端、甚至中端的数码相机。


谈到电脑,我相信电脑、笔记本电脑将来一定会存在下去,但是越来越多的功能可能被手机所应用,因为越来越多的功能可以被手机替代。而且人们使用电脑的时间也会减少。我发现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如果你问他们第一次上网在什么地方?他们会告诉你说使用手机上网,十年以后,你再去问年轻人因特网是什么?他们会拿出手机说,因特网在这里面。至于谈到技术方面,我非常乐观,我认为未来的技术可以克服所有的瓶颈,像我手上的这款诺基亚N93i,我认为它的速度和容量是可以同我在大学时候所使用的电脑的速度和容量相媲美的,因此这方面我非常乐观。


本站记者与设计师合影


记者:我发现现在手机在设计领域有两种不同的潮流和方向,一类是注重创造很酷的产品,像iPod。还有一类是注重功能和外观的平衡结合,像您设计的诺基亚N93i。作为一个设计师,您认为是应该设计出一种很炫、很酷的产品来诱导消费,还是用一种比较平衡、平和的产品来迎合和满足消费者?

设计师:我并不认为iPod是纯粹耍酷的产品。当然我作为外部人士并不是非常了解这款产品,可能你比我了解的还要多。但我相信它是有功能设计目标的,它绝对没有忘记在功能上的考虑。至于谈到我的诺基亚N93i,和iPod产品相比,可能我的产品更加务实一点,但是我认为我的产品也很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我觉得两者应该结合,我们现在设计的产品都是为了两、三年之后才推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注重当下潮流的话,可能就太迟了一点,所以说我们要有一种前瞻性的考虑。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热门文章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