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 史上最小DSLR奥林巴斯E-410试用

互联网 | 编辑: 徐嘉 2007-05-07 00:30:00原创 返回原文

我对奥林巴斯E-410这个机器早就是垂涎三尺了,其实早在上代E-400发布之际,就对那“世界最小DSLR”很是憧憬。不想奥林巴斯方面居然做出了E-400不再国内上市的奇怪决定,于是害得我冲着奥林巴斯的朋友很是一通抱怨!不过,后来奥林巴斯的朋友被我逼急了,只得小声的在耳边说,

谁说E-410只为女性而生?!

我对奥林巴斯E-410这个机器早就是垂涎三尺了,其实早在上代E-400发布之际,就对那“世界最小DSLR”很是憧憬。不想奥林巴斯方面居然做出了E-400不再国内上市的奇怪决定,于是害得我冲着奥林巴斯的朋友很是一通抱怨!不过,后来奥林巴斯的朋友被我逼急了,只得小声的在耳边说,别着急别着急,马上就有E-400的后续出来了。。。果然,E-410隆重发布,我立即移情别恋开始日盼夜盼新机的到来。

之所以期盼E-410,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年总有一些出差在外的机会,所以很希望能够有一部体积小巧,性能完全而且画质也要过得去的相机随身携带。但是这个愿望在过去总是很难实现——带上卡片机吧,小巧的确够小巧了,但小相机的画面品质实在让人难以接受,往往废了半天时间拍了一些东西,回来倒在电脑上一看那原图就再也没有做后期处理或者发帖的欲望;带上S3PRO或者20D吧,一方面行李包里实在塞不下更多东西,另一方面仅仅是去出差地附近公园拍点风景照就要动用这么大阵仗好像也有些得不偿失。所以听说有了这么一台比以往所有DSLR都要小巧的新品出来,而且又是我最熟悉的OLYMPUS家产品,自然立即叫我对伊充满期待了!

请同事MM做E-410模特

无奈,即使北京同事在发布会上已经摸到真机已过了很久,即使OLYMPUS中国公司紧赶慢赶的把E-410套装样机从总部发出来,即使我们DC频道的评测编辑风风火火的赶视频、写评测,等这套机器终于空下来到我手上时五一长假也开始了——真是等到花儿也谢了,黄花菜都凉了呀!也好,反正你们评测也出过了,样张也拍好了,论坛讨论也开贴了,就让我安安心心的把套机带回家好好把玩7天吧。

我们DC评测员DOLPHIN DD给他的E-410评测起了个很煽情的题目:《为女性而生的DSLR 奥林巴斯E-410评测》,意思好像是这样的小机器不比大兔子小兔子那样死沉死沉的铁疙瘩,拿来给MM用才是最恰当不过。在他看来,最好让公司里那几个漂亮MM人人手持一台E-410,然后摆出性感撩人POSE若干,他在旁边咔嚓咔嚓掉几个G的存储卡才叫爽!不过我却要喊:谁说E-410只为女性而生?俺们大佬爷们同样也能用好这世界上最小的DSLR!

事实上,尽管129.5×91×53mm的身形对其他DSLR产品来说的确是要小上老大一圈,但单反毕竟是单反, E-410机身加上那款14-42MM的套头,整体体积依然还有那么一块占着。虽然懒得去找具体的对比数据,但在我看来,这套组合从形体上来看与富士S9600实在相差无几。富士S9600那样的消费级别旗舰DC不也有大量的男性用户么,怎么到了E-410这里,这种体型就成了“为女性而生”了?呵呵,玩笑玩笑,DOLPHINE DD千万不要PK我。^_^

下面这点文字,不同于我们的评测报告那样说的面面俱到,我只是就自己这几天使用E-410套机的经验谈谈对这套小机器的看法。不足之处还请网友们多多指正。

重摸O家相机自然不会陌生 一

听说和E-410一起发布的,还有一款形体更大一些,带有机身光学防震E-510。我不禁要把这两款新DSLR与OLYMPUS的两款上代产品进行对比,他们分别是造型古怪的E-300和市场大卖的E-500。下面是我当年亲自撰写的E-500相机评测中的两张对比照片,当时拍摄的目的是用来表述两款产品在光路设计上不同思路而导致的机身外观差异。

可以看到,当年的E-300由于采用古怪的侧向反光板设计,因此整个机身显得比较扁平,横向宽度大,镜头卡口处于机身比较靠中央的位置,两侧都有比较宽裕的手持空间;而E-500采用的是和E-1相近的全数码化机身设计,镜头卡口紧靠在机身一侧——当时看起有些不习惯,但连上镜头后的双手把握手感还真是不错。

回过来看E-410,机身设计好像显得非常传统——既没有E-300系列那种古怪的扁平侧向光路设计,又回复了那种沿习胶片机身镜头卡口居中的传统式样。因此仅仅从正面视觉效果来看,E-410的造型的确相当均称漂亮。尤其是“匀称" 这个词用在这里最是恰当不过。我过去也见过一些体型特小或者特大的相机产品,但往往形体一大变,整机的外形轮廓也变得古怪歪斜起来,E-410尽管外观迷你,但用我们论坛网友的话来说,那就是——“还是拥有一个相机应该有的样子”,甚至是——“至少还像个相机!”

整个机身的制造工艺自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只是较小的机体对手大的用户来说多少会产生一些把握不实的空虚感,这个问题也同样出现在类似佳能400D或尼康D40/D40X这样的小型DSLR机身上——当然,MM用户来使用E-410就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我其实很喜欢当年E-500的深扣式手柄设计,至少那种造型会让用户右手与机身的基础面更大一些,手感也就显得更加牢靠一点。

重摸O家相机自然不会陌生 二

从机背布局来看,E-410显然与5系产品相似度更大一些,大部分的按键还是在机背的老位置上。考虑到机背面积的缩减以及产品定位,OLYMPUS方面把对焦点选择以及自定义快捷键从机背上取消也是可以理解。实际上,这两个键对我个人而言都不是很重要:

首先OLYMPUS到现在还只能做到可怜的左中右三个对焦点选择,不用去比C,N两大家的产品,就算是对比PENTAX,SONY的产品OLYMPUD的对焦点也显得少的可怜。反正用O家的机器,我只使用先中心点半按对焦再构图的操作方法,所以有这个快捷键没有这个快捷键都是无所谓;

自定义白平衡键虽然机背上没有用油漆标上,但是用户却可以在菜单内把LCD屏幕旁边方向键中的“左键”设置成自定义白平衡的快捷键。所以么,用户真的想要快速自定义白平衡也没有什么太大难度,只是要记得认真看说明书去发掘这种机身功能罢了。

我对E-410机身按键设计基本没有什么抱怨,硬要凑一点负面意见出来的话,我想说:

尽管我知道OLYMPUS把E-410的电源开关从原来的机顶调整到机背上是为了在狭小的机顶上为参数拨盘腾出必要空间而采取的不得已手法,但是这种设计却让我原来很熟悉的单手持机,用食指轻轻拨动就能实现快速开关机的动作,变成很别扭的大拇指横向动作。

麻烦的是,这个开关的拨杆键程又被设计特别长,结果我不得不必须先双手捧住机身,才能用右手大拇指完成开关拨杆动作。尽管实际上我很上频繁开关机(一直开机,让相机进入待机状态),这个设计对实际使用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好像多少有些叫人感觉不便。

顺便提一下,我在网络上看到有些媒体给E-410做评测时也提到了这个细节改变,但却是盛赞这种设计“加强了单手操作的便利性”,实在叫人感觉有些不之所云——拍脑袋想想也应该明白在单手把持机身时,食指动作的便利性远远优于本来只是起到抓牢机身作用的大拇指了。

叫人郁闷的LCD色彩

是的,尽管我是一名相当忠实的OLYMPUS FANS,尽管我对E-410的确相当喜爱,但是在这里,我还是要批评一下E-410机背上的这块LCD屏幕!

并不是大小问题。尽管今天拥有2.5英寸大小的屏幕的数码相机已经多到滥大街,新一代中高级DSLR也都开始向3寸屏挺进,但是在这样一台号称世界最小DSLR的迷你机上有这么一块面积的LCD已经能让人很是满意了;

并不是分辨率的问题。这块2.5英寸,23万像素的LCD在画面细节,锐利度方面的确做的不错。无论是用它高倍率回放照片,查看是否有抖动模糊或者焦点不实问题,还是通过它进行LIVE VIEW高低角度的实时液晶屏取景都没有问题;

问题就在这块屏幕的显示色彩和对比度上。

可怜啊,当我第一次用E-410上街随手咔嚓,然后迫不及待的在屏幕上回放刚刚拍摄的照片时,心都凉了!尽管这天空的确不是很蓝,但你也不至于把天色拍的白白一片啊!尽管现在太阳有一点点偏西了,也不至于夕阳无限好,怎么这大楼墙面就这么泛黄呢?!老一点的OLYMPUS用户都知道,过去的O家机器拍摄的照片,色彩都比较偏暖偏黄,但是怎么连你E-410这么新的相机也是这种色彩风格呢?!于是,我就在那里反复不断的调整白平衡,各种色温连带自定义都试了。。。

以下各图片都可点击观看原始样张

更奇怪的是,我还觉得自己对于测光已经完全控制不住了。怎么天空和大厦会这么亮,而红绿灯和小巷这里就是一片死黑呢?刚开始的一段时间,我甚至不断怀疑自己用错了测光方式,以至于不断的在菜单和取景器里确认,没错啊,是中央重点测光啊,难道这个机器的曝光宽容度就是这么糟糕?!想想又觉得不太可能,但是在日光下观看这块LCD的确就是亮的地方特别亮,暗的地方又特别黑。。。

结果自然不用说了,闷闷的回家把照片上传到电脑上一看,天空还是蓝莹莹的啊,墙壁依然是白色的啊,暗部依然是有足够细节的啊。。。相机的色彩还原能力和曝光宽容度都相当不错啊(大家可以点击看样张),问题就是E-410机背上的这块LCD与实际画面电脑显示效果差距很明显,尤其是色彩发黄且在日光下画面明暗对比度过于明显。我只能在外拍摄回放照片时安慰自己——不要紧,回去用电脑看一定会有更多惊喜。。。:(

LIVE VIEW功能究竟好不好?

谈到LCD屏幕了,就难免会说到LIVE VIEW功能。实际上,E-410的光学取景器虽然面积不大,95%的视野率也显得比较平凡,但是其实际显示效果却是明亮细腻,让我感觉很不错。只是取景器虽好,但碰上了类似低角度拍摄花花草草特写,高角度从人堆后面拍发布会明星之类场景,能用大大的LCD实时取景的确还是让人很高兴的。

以往这种功能只出现在消费级别DC上,不过OLYMPUS却发布了E-330彻底解决了DSLR产品的液晶屏取景问题。如今E-410同样带有LIVE VIEW自然好不稀奇,毕竟无论对入门用户还是有经验的摄影者来说,这种能够让你省下购买直角取景器银子的新功能(还有7X,10X的对焦画面放大功能)还是很不错的。

不过,DSLR上的LIVE VIEW是通过提升反光板,让光线通过镜头直接射到LIVE MOS感光元件上运作的,因此在启用LIVE VIEW功能时,相机先要把反光板抬起,然后在按下快门时又要先放下反光板进行自动对焦(自动对焦感应器只能在此状态下工作),然后再提起反光板进行曝光拍摄。等拍摄完毕后,反光板再自动弹起露出LIVE MOS进行新一轮的取景工作。

于是,我们如果要使用LIVE VIEW功能,就会听见机身内反光板咕叽咕叽上上下下翻的很是热闹!可能有朋友会心疼E-410的反光板动静太大,不过我还要提醒用户,LIVE VIEW状态下,半按快门相机并不会自动对焦,只有你完全按下快门后,相机才会接连进行 放下反光板——自动对焦——提起反光板——曝光 这一系列动作。

这样问题就来了。象我这样习惯先半按快门中心点对焦再不松手重新构图的用户怎么办呢?由于LIVE VIEW半按快门相机不进行自动对焦,我只能先构图好再按快门。相机此时正被我设置在中心对焦点上,于是立即把焦点落在画面中央的池塘倒影上,而我实际却是想把焦点落在前景的黄花上的!

解决这个问题,方法1是手动选择相机的三个自动对焦点,可惜对于这种直立构图画面,OLYMPUS相机可怜的区区三个横列对焦点根本不够使用;方法2是我把相机设定在手动对焦,先对黄花对完焦然后移动镜头重新构图拍摄,这是比较正统的LIVE VIEW拍摄方式(人家不是提供了你7X、10X的放大倍率么,这个放大功能用来手动对焦最合适不过了!)

其实还有偷懒的方法3,LIVE VIEW模式下半按快门虽然没有用了,但是用户可以靠按下机背后面的AEL键来启动相机自动对焦操作,效果实际和半按快门是一样的。你按下AEL后不松手,此时相机已经翻动了一次反光板完成了自动对焦,然后你再重新构图,并按下快门。是的,这个时候需要同时按住AEL和快门才能保持住原来的对焦点。

看,这不是把焦点落在前景的黄花上了吗?^_^

套装镜头只是不过不失

我拿到手的是一套E-410的套机,除了机身外,还有一枚14-42MM F3.5-5.6 ED的套装镜头。这支套装镜头从规格上来看很是普通,等效28-84MM算是覆盖了一般用户常用的焦段,光圈虽然不大,但我们也不能对一只套装镜头要求更多了。

这支镜头在日本官网上的定价超过3万日元,合人民币要2千多元。不过官网价格自然比较夸张,虽然我还没有找到这支镜头的国内零售价,但是相信其实际价格也就1千多块吧。在网络上看到一些媒体所谓的E-410套机抢先测试,居然不用这支套装镜头而是动用了价格超过三千元,当年伴随E-1发布的14-54MM F2.8-3.5镜头进行测试,结果宣称该镜头品质出众,畸变小,分辨率高等等,真叫人有些啼笑皆非。14-54MM之优秀几年前就人所共知,莫非在从E-1换到E-410上镜头品质就有会变化不成?有必要再这么“测试”一遍么?倒是有网友在回复里面喊,我们不要看这样昂贵的镜头测试,我们要看套装镜头的表现。

看我们DOLPHINE DD对这支镜头的评价并不高,也就是得了“一般”两字,看OLYMPUS官网上的MTF似乎表现也显得比较平凡,望远端和画面边缘的品质都下降相对快一点。不过,这样一只低端镜头居然也配合2片非球面镜片和一片ED镜片倒也比较难得。实际上虽然价格要比其他品牌的套头略高一些,但是OLYMPUS ZD的几款套装镜头品质还都是满不错的。

整个镜头塑料感浓厚,但是制造工艺还算严密稳固。那条银蓝两色的套环给这支套头增色不少,至少看起来比较新颖雅致,只是似乎有点象三星靠拢的味道。以往OLYMPUS一贯是对其中高端镜头给予“银圈”标记,如今这银蓝圈出现在套头上,以后OLYMPUS镜头怎么标记还真不好说。:)

其实我觉得这支镜头除了广角端的桶形畸变明显了一些以外,其他还真没有什么明显问题。尽管传说这支镜头的边缘品质下降比较快,但是使用中我并没有感受到这一点,即使仔细观察画面边缘也没有什么明显的锐度下降问题(略带有一定色散)。长焦端下锐度的确有一定下降,但是在拍摄风光照片时候,只要略略收缩一些光圈,我依然获得了相当锐利的照片。

这支套装镜头重量仅190克,携带起来非常方便。让我特别感兴趣的是该镜头的最近对焦举例不过25厘米,而放大倍率则接近0.38倍,也就是说这支镜头多少有一些微距特写能力。下面是两张用E-410套装拍摄的特写,效果虽然不能和那些真正的微距镜头相比,不过拿来配合其千万像素拍点花花草草还是满不错的。

看友站ZOL的评测中写到E-410的色彩非常鲜艳,色彩饱和度很高(尤其是暖色调下),我自己应用下来也深刻感受到这一点。别看从机背LCD上看到的画面毫不起眼,但是将E-410的照片传至电脑屏幕上观看,立即就能觉得这款套装机的色彩的确非常浓艳。尤其是我当时在机背LCD上感觉画面不够艳丽,把色彩模式从默认的自然调整到艳丽后,效果更是惊人! 4/3摄影网上有网友做过E-410和E-500的色彩对比测试,结论也是新机的红色更加艳丽,对比度也要更高一些。

高ISO/感光度画质令人咋舌!

对于E-410的色彩比较艳丽的表现,我自然是举双手双脚赞成!^_^ 尽管我完全能够理解一些看起来照片灰灰,必须经过后期处理的DSLR产品品质更高,画面信息抱有更多,后期处理的余地更大,但是对于我这种爱好者层次的用户来说,对于E-410这样的迷你入门相机来说,不用后期处理就能得到色彩鲜艳,画面锐利的照片自然是件好事。想来现在即使一些中高端级别的DSLR也开始加入“胶片模式”“色彩模式”选项,不正说明这种色彩处理风格正越来越受到欢迎么?

然而比浓烟色彩更吸引我的是全新LIVE MOS以及TruePic III引擎为E-410带来高感光度低噪声画质。以往,我们对不同品牌DSLR产品就高感光度下的画面纯净度问题做过比较多的比较,在我印象中,佳能的产品一直在这个方面占据领先位置,接下来则是尼康与富士的产品处于伯仲之间,再下一层则是当年的柯美如今的SONY以及宾得三星。受到较小感光元件面积的限制,OLYMPUS的产品似乎在这个领域一直比较落后,我当年用E-1一般只用到ISO200,ISO400一般都是不得已才偶尔为之,更高的感光度就更不必说了。

但是你能够想象上面那张玫瑰是E-410在ISO 400的感光度下拍摄的画面吗?!至少,对我这个OLYMPUS的老用户来说,刚开始真的不敢相信E-410在这种感光度下拍摄的画面拥有如此高的纯净度和丰富细节。这种表现已然不输佳能外的其他任何其他品牌DSLR产品,夸张一点说,恐怕就是和佳能相比也不遑多让。

在ISO800感光度下,尽管E-410画面暗部出现了一定的颗粒感,但是仔细观察,我并没有找到过往产品中那种明显的杂色颗粒和干扰信号。也就是说,尽管颗粒粗了一些,但是画面的色彩纯净度依然保持良好。如今,我不必了解号称结合CMOS与CCD优点的LIVE MOS如何配合TruePic III引擎来实现对高感光度下的噪声抑制,我只知道我终于可以很放心的采用E-410的ISO 400拍摄照片了,就算ISO 800用用又有何妨?

电力、连拍、价格问题和小结

对于E-410套机的画质问题没有必要多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新去看我们的评测报告。我又往本站E-410样张库里塞了一些新的样张进去,其实样张最能说明问题,不是么?样张库地址是:

http://product.pchome.net/digital_dc_olympus_e_410/sample_pic_64427.html

把本文初稿给其他几个友人和同事看时,大家都想让我就E-410其他一些性能做个评价。这里再简单说两句:

O家的防尘一向是一绝,尤其是当我把用了多年的E-1和公司的S3PRO进行对比时,大家都对O记超声波除尘佩服的五体投地。E-410把SSWF蓝色指灯特地隆重的放在机顶上,虽然有些浪费空间之嫌,但也可见OLYMPUS对自己这个优势项目的绝对信心;

连拍达到3FPS,ZOL的朋友评测文章最后一句提到采用普速CF卡时连拍能力不足,我手上的一张4GB CF卡大概能够以这个速度连续拍摄12张上下,其后速度就有所下降,不知道ZOL说的是否是这个现象。尽管我对连拍张数实在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但是还是想在上班后拿几张高速卡测试下;

(最新测试,使用一块2GB的150X CF卡,首次连拍张数达到30张。实际连拍张数也受画面复杂程度限制,如果是画面简单的情况连拍张数还会更大幅度增加。)

本机用了一块1150毫安的电池,容量不是很大,官方宣称可以拍摄500张照片。我在满电后带着E-410出去拍了一天,等电力警告关机后发现一共保存了511张照片。考虑到其中有部分连拍,有部分开闪光灯,加上所有照片都有2-3秒的回放,官方给出的500张记录应该是很可信的。这个成绩在DSLR产品中不算好,但对于迷你机来说也不能算差了。

如果E-410的后续产品能够有所改进,我希望:

1、加上机身防震功能;

2、改进LCD屏幕的显示效果;

3、加深手柄以提高把握手感;

4、学习富士,兼容SD卡,不要再坚持xD了;

5、LIVE MOS实现视频拍摄。

最后是价格定位问题。

如今千万像素的入门级别相机套装有好几款,比较热门的是NIKON D40X、佳能400D套装和索尼A100套装,价格都和E-410套装差不多——6K不到的样子。此外在楼下还有三星宾得以及尼康D40套装的4K多元的6百万像素机器,楼上则是8K-10K价位的准专业中段产品。应该说,奥林巴斯E-410套装的价格并没有什么明显优势。当然,这套套装在性能方面也没有什么明显优势。

尽管我个人很喜欢E-410这款产品,但是目前来看立即买入E-410套装并不见得核算(当然也没有什么不核算)。既然如此,作为二线品牌的OLYMPUS想要卖好E-410除了继续加紧培养E系统的FANS、联合适马推出更多4/3卡口的镜头等措施外,还是很有必要考虑动动价格的杠杆。此外,尽管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为女性而生”,但若是OLYMPUS能设法在女性DSLR用户以及潜在的为女性购买相机的消费者(打算拖MM一起下水玩相机的男生也不少)身上多动点脑子,从而就突然间打开了产品销路也未可知。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