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有个叫司马辉俊的高一学生,从小喜欢唱歌,初一以后,经常参加一些社会上的演出,有了近10万元的演出收入。上海一位老板听了他的演唱,给了他20万元,让其创作歌曲。去年他制作的一首单曲在网络发行,点击率超过了一万人。今年退学在家,想专心致志地为当一名专业歌手而努力。司马辉俊的退学引发了广泛争议,尤其是他的老师,都持不赞同的意见,认为要走艺术之路,还需要成长发展的平台,高一的起点毕竟太低,发展空间不会太大(5月6日《扬子晚报》)。
高中不属义务教育,退学不违法,这是前提。否则,就没什么可争的,完成义务教育再说。然后,争什么呢?当歌星没什么不好,正当的职业,正当的追求,这也没什么可争的。剩下值得一争的,就是高中该不该退学,大学该不该不读。先说这高中,退学不等于弃而不学。司马辉俊一边读着高中,一边就接受着南京艺术学院赵老师的业余指导。如果退了学,这业余的课,也就成了他专业的课。他放弃的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课堂,并不是真正的学业。这样一种从自身特长出发的学业选择,针对性更强,目的性更明确,显而易见,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人生追求。比起一般的高中生,什么兴趣也没有,人生追求十分模糊,只知按部就班往上读,最后,随便考个大学,毕业后再随便找个谋生的饭碗……司马辉俊的人生,仅从退学这一步看,就有光彩得多。存在主义哲学认为,人生即选择。因此有人认为,最重要的人生选择,一是大学的专业,二是人生的伴侣。如果这两个选择都不是自己作出的,这个人也就没有自己的人生可言了。既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为什么就不能给司马辉俊并不违法的退学,多一份尊重与理解呢?
老师敬业,希望学生能够学完功课,至少拿到高中的毕业证书,这当然是很善良的愿望;但具体到司马辉俊身上,似乎有点迂腐。试问:拿到高中毕业证书有什么用?一是为了就业,二是为了读完大学再就业。人家退学为的正是就业,而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司马辉俊的语文成绩不错,但数理化都一般,读完高中,未必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读完大学,未必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高中毕业证书,未必很重要。现在,有不少人揣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甚至于揣着大学本科的毕业证书,转而就读职业学校,表现的正是就业困局面前的一种清醒与自觉。同样的道理,只要有学业追求,并非一定要走进大学课堂。
概而言之,我以为司马同学不妨退学当歌星,理由有三:一是他退学为了当歌星,有明确的人生追求;二是他有当歌星的良好基础,10万元的演出收入和20万元的创作赞助便是证据;三是他坚持自学写词作曲,有着自己的学业,而且牛刀小试,初获成功。他确实逸出了常轨,走着一条另类的成才之路。他不是一般的辍学,更不是消极的弃学,而且已经完成了义务教育。只要没有针对歌星的职业歧视,没有“惟有读书高”的传统习见,没有无视于就业现实的执拗与迂腐,就会对司马同学的退学投一张赞成票。当然,如果能有一所艺术类的职业学校能够接纳司马同学,则无疑更好。
来源:红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