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咋演变成了故事大杂烩?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7-05-14 13:20:00转载

(李蕾:录制节目时失眠三天)

如果说易中天、于丹在百家讲坛上的讲演还是一种精英化的表达,那么“美女官员”李蕾在百家讲坛上关于红旗渠故事的讲演则更像是一种平民化的表达。我不禁开始怀疑百家讲坛的定位,这里到底是学者与公众交流的讲台,还是纯粹的故事大杂烩?

也许李蕾的身份在百家讲坛上可以收到额外的效果: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解红旗渠故事,不但让人感到亲切,也为故事本身增添了更多现实感。但这似乎就进一步显示出百家讲坛只是在说故事方向上的努力。

说故事讲心得已经成了百家讲坛最受热捧也最受争议的风格了。以学术视角来讲故事,观众似乎挺接受,不然也不会成就这么多学术明星。但是,当学术的演讲和娱乐方式的说故事相互界限逐渐模糊时,对于百家讲坛的定位就值得深思了。

百家讲坛初办时,很多学者对于精英文化的电视传播开始抱有很大期望。以《读书时间》这一高品味栏目遭遇淘汰为标志的央视栏目制度改革,让收视率彻彻底底成为央视电视节目追求的绝对宗旨。过度追求观众的注意力,本就是媒体争夺商业利润的表现。在这样的电视环境下,各种类型的电视节目自然会选择最容易为观众接受并喜欢的形式。不一定都是娱乐节目,但至少要有让人精神欢愉的亮点。李蕾的出现,也许是节目制作人对观众喜闻乐见的演讲内容和形式的一次探索,但毕竟暴露出百家在学术上的无心经营。

也许,这就让那些期待学术性的观众大感失望了。因为,将正儿八经的学术搬上百家讲坛,其受众必然会小众化,并且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学术明星也不大可能被大众认可。追求受众最大化的央视肯定不干。问题是,当李蕾这样的非学术人物也来讲演,百家讲坛之“家”,甚至扩而大之,百家讲坛的栏目性质其实就发生变化了。从学术文化含量的偏低到演讲者自身身份的变化,让人对栏目学术性彻底失望了。

事实上,在消费主义主导的时代,媒体在进行文化传播时,首先要将其打造成文化产品。而文化要变成产品,必然得盯紧消费者的喜好,以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最容易明白的面貌出现。因此,要能将所讲演的内容变卖成观众能够消费的产品,当然得媚一下俗,要削弱自身的精英色彩而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出现。所以,红旗渠也好,《史记》也好,《三国》也好,虽然学术含量不同,最终目的都是变卖故事的文化商品价值,博得观众的一声叫好。

当然,中国电视媒体本就没有商业性质和公共性质的明确区分。百家讲坛在追求文化品质的同时,也追求文化的商品价值,这或许就是电视媒体在公共性质和商业性质之间的游离,希望在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结果却成就了百家讲坛的故事大杂烩。

 

 

 

来源:红网

更多新闻点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