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前一天,邯郸市复兴区庞村办事处辖区内的9所中小学校、幼儿园共520名孩子,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接受了一次特殊的问卷考试——母亲的生日是哪天?母亲的身高是多少?母亲最喜欢吃什么?母亲穿多大号鞋……这一个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问倒了孩子们。(5月13日中国新闻网)
报道中的现象所反映的,是随着独生子女增多以及社会发展,亲情缺失已成为普遍的社会问题。两代人的关系大部分是“水往下流”,子女觉得父母的付出是应该的,对上代没有什么依恋,往往容易淡忘那份感恩之情。为此,一些学校(包括大学)开展了一些感恩教育和亲情教育,比如让孩子帮母亲洗一回脚、捶一回背,交换一下角色,让孩子做一天家长,要求学生每月给家里写封家书等等不一而足。可是,在中国这个有着浓厚孝道文化的国度里,亲情变成一种“作业”时,正说明亲情在现代社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惑,值得我们深思。
亲情是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对子女尽养育之责,子女对父母尽孝敬之情,亲情的要求是双向的。光有父母对儿女的爱和奉献,没有儿女对父母的孝敬和感恩,亲情就不可谓完整。亲情关系是自然的,也是需要培养的。在现代社会交流方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生活观念自主化的条件下,怎样重新认识亲情,怎样加强亲情培育,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父母的奉献是不计回报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独生子女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成为被抱大的一代,他们太容易获得溺爱,反倒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起来,淡漠了感恩之情。加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父母更注重子女知识和技能教育,淡化了亲情、感恩教育,急功近利的教育忽略了孩子丰富的情感世界的建构和培养。再有就是,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忙多闲少,离多聚少,赚的钱多跟孩子交流的少,不利于亲情的培养。
亲情的流变,也是社会伦理的变迁和社会发展的结果。过去,人们非常重视亲情,一方面,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宗法社会,亲情是贯穿社会关系的一根隐蔽的线;另一方面,强调亲情,强调孝敬,也隐含着养儿防老的需要。现在,传统社会模式已发生根本变化,养老也逐渐社会化,人们对儿女的报恩无形中降低了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不需要亲情,亲情并不只是呈现为物质形态,也呈现为精神形态。现代父母对精神形态的亲情可能需求更多。
亲情多具体表现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却是影响社会关系的重要情感。亲情是世间最无私的情感,它能让一个人纯洁和崇高起来。我们很难相信一个连亲情都不懂,连亲情都不要,连最亲的人都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会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会对他人、对社会怀有美好的情感。相反,一个重情感,懂报恩的人,无论是面对亲人、友人、爱人还是陌生人,他都会有一种良好的健康的情商。这时,亲情是家庭纽带,也演变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维系着美好的社会关系,创造着和谐的社会。
我在网上还看到,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12日表示,已与4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吁请设置中华母亲节。(5月13日东方网)。这似是一个不错的建议,但是过去没有母亲节,人们对于母亲和亲情的感激似乎并没有减少,现在节日越来越多,也未见亲情越来越浓。我觉得,如果对亲情的现代流变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透彻分析,企图靠设立一个徒具其表的节日来“挽救”亲情,到头来,恐怕也会走上通过申遗来挽救文化遗产的老路。
来源:东方早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