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景世纪王玉霞:集团企业HR管控之道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7-05-18 00:30:00转载-投稿 一键看全文

国内集团企业对成员企业的管控能力和水平还较低,存在着较多的困惑和难点。而eHR做为一种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和模型,无疑为集团企业实施全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集团企业对子公司的管理,根据股权结构的不同,会有多种形式如:全资、控股、参股等,不同的组织架构,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集团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三种管理模式:

集权式:在这种模式下,整个集团各级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协调统一地执行,集团总部拥有绝对权限,各级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严格受总部约束,是总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的忠实执行者。

分权式:在这种模式下,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的制定与监督执行;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政策的审核;宏观调控集团人力资源;而将更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权限赋予各子公司,各子公司可以在集团统一政策允许范围内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并实施自己的政策与制度,管理较为独立。

集分结合式:在这种模式下,集团总部对子公司的管理按业务的不同,有些采取集权管理,有些采用分权管理,集团公司根据与子公司关系的紧密程度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制度。

二、集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无论哪种管理模式的集团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集团机构组织庞大、地域分布广、信息分散,不能实时掌握集团人力信息全貌,分子公司的人员数量和结构都不能真实掌握,集团化管理成为空谈;

2、集团薪酬总额等人力成本的控制较弱,集团总部根本无法及时、准确的进行人力成本的计算;有时员工离职或病故后该员工的薪资却一直照发不误,给集团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各个企业应用不同的管理系统,无法实现集团内部必要的人力资源信息数据共享,无法实施整体的人力资源优化计划;

4、不同地域、不同单位的人力资源从业者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共享平台进行沟通与交流,彼此借鉴以及协同管理;

5、集团总部如果制定“一刀切”的统一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缺乏针对子公司的差异性,子公司缺乏动力、活力,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业务和市场,造成“一统就死”。

6、集团如果过分强调子公司的差异性,任由子公司“自由发挥”,结果造成集团总部很难实现人力资源有效的调配和规模效应,造成“一放就乱”。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