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歼-11B已超越俄罗斯苏27

互联网 | 编辑: 2007-05-18 08:30:00转载
核心提示:据《简氏防务周刊》报道,中国利用近年来在飞行控制、航空电子和复合材料方面的进步,借鉴西方航空标准,最终发展出苏27家族中实战能力最强悍的型号——歼11B。

央视的报道:李中华对歼11B进行试飞。

中国歼-11B重型战斗机的细节日前曝光,据认为,改型飞机比原来的苏-27SK战机机体寿命增加一万小时,由于大量采用复合材料,飞机空重减少了大约700公斤,歼-11B的雷达比歼-10飞机的1473雷达更强大,据估计可同时探测20个目标,并同时攻击其中的6个目标,而苏-27SK仅能同时攻击2个目标。由于航电设备换成了国产的标准装备,歼-11B可以使用种类齐全国产精确制导武器,对地攻击能力强大。可见,歼-11B已经成为苏-27家族中作战能力最为强悍的型号。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歼-11B战机是由俄罗斯苏-27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但对苏-27做了“很大的改进”,其中包括减少雷达反射面积,加强机身结构,提升火控雷达性能,新型电传作业系统和玻璃化座舱。

据称,这些改进的目的是使之成为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平台”。该文章称,歼-11B最大的改进是使其雷达反射面积从苏-27的15平方米降低到大约5平方米,甚至3平方米。此外,机体结构得到加强,这一点已经经过风洞试验。

歼11B的材料和工艺已经超越俄罗斯产品。

其实早在苏-27的引进之初,中国就把苏-27的国产化作为引进、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制订了分步骤,先进行进口散件的组装,之后不断提高国产率,最后利用中国近年来在飞机控制、航空电子与欧洲交流、航空标准向美国看齐的基础上,开发研制自主的一套改装系统,用于苏-27的改进,以适应新的作战任务和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进而全面实现国产化。由此,经过边组装、边改进,最终出现歼-11B这一型号。

然而由于当初引进的苏-27型号,是设计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所使用的技术水平在当时是世界一流的。而在中国引进、生产的90年代一直到新世纪,苏-27的技术局限、落后显露无疑。

首先是苏-27的功能单一,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战斗机的功能多样性。简单的对空作战,其落后的火控系统,分布式的操作模式(发射一枚导弹,要打开很多的开关),缺乏对地攻击的火力控制,只能发射火箭弹、普通炸弹,不能对重要目标进行精确打击。而通过各种报道,中国的战斗机雷达发展进步很快,在学习西方的基础上,摈弃俄制设备的粗大、笨重,新一代的PD雷达也定型,因此,改进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其次是落后的操作界面,当今的第三代战斗机,已经普遍使用“玻璃”化坐舱的设计,集中式控制系统,让战斗机飞行员能够从容地操纵飞机进行飞行、作战。在这样要求下,苏27显得尤其落后,就连目前国内在研制、生产的飞机也不如。而在与西方交流的过程中,中国的航空电子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俄方,这就为改进苏27的创造了条件。

歼11B的电子设备已经换成国产系统,翼下挂载的PL8空空导弹就是明证。

随着中国新的空军作战、指挥方式的转变,以前飞行员习惯于听从地面引导作战方式必将淘汰。而新的空中预警机的服役,空中指挥战斗机编队,强调编队飞机之间的协作,包括图象、数据的适时传输,不同电子系统之间的兼容与联结,都是重要的改进方面。在研制预警机的同时,数据链成为有效的沟通纽带。不同国家、标准系统之间的兼容是苏-27要必须发展自主的电子系统。

新材料、新技术在原机型上的运用,也是摆脱一味仿制,走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动机的进口、维修、更换是极其昂贵的。用自主发展的新型发动机,不但能挣脱进口的制约,而且能够从根本上改进飞机的性能。

歼-11B计划是沈飞集团再一次腾飞的象征。消化、吸收,通过引进第三代战斗机的技术,让沈飞集团连贯地学习到苏联——俄罗斯飞机工业的发展方式、研究特点、技术脉搏。对于沈飞集团自主发展歼-11B计划,乃至下一代战斗机都是“点睛之笔”。

俄罗斯为印度发展的苏-30MKI战机,很多设备和设计都不够成熟。
 

来源:网易

更多新闻请点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