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这个费收那个费,媚这大户嫌那散户,中国银行的惟利是图早已成社会共识。为讽刺银行这种无良取向,聪明的网友在网上编排了许多漫画化的“收费故事”,想象出许多不可思议的荒唐收费来批判银行,如进门费、出门费等。但是,我们的银行在这方面的无耻,在收费上的荒唐,很多时候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力,比如最近上海银行上海分行开收的名为“业务办理加急费”实为“插队费”就是如此。
“业务办理加急”服务项目是这样的:出50元加急费就可享受VIP客户的快捷服务。而记者通过体验发现,这种“快捷服务”并非银行另开专门加急窗口,而是得占用其他排队人的时间,你交50元加急费提前办理业务了,排队的其他客户就因此多等一个人次——实质就是“插队费”,真是岂有此理。银行在这种费用上不仅违反了起码的排队规则,还违反了许多起码的道德。
首先,银行本应为客户排队心存道德歉疚感的。即使排队问题责任不全在银行身上,有业务周期性扎堆、客户缺乏ATM机使用习惯、牛市推起金融需求等等;即使银行许多导致排队的行为——如为压低成本缩减网点和窗口,为追求利润把许多窗口留给大客户——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作为服务性行业和服务提供者,面对消费者累时累力的排队,就应该很不安很有歉疚感。无论通过什么手段让消费者不排队,这是银行应该做的,而非超越基本服务的“额外要求”。而“插队费”表明,银行毫无这种歉疚感,而是以黄牛党一样的“钻空敏感”无耻地从排队中发掘出“商机”。
然后,排队是一件痛苦的事,有过排队经历的人都知道,既浪费人的时间、耗费人的体力又让人的心情非常焦躁,谁也不应从这种痛苦中获利,这是一种极不道德的利润;如果是对这种痛苦负有道德责任的人从中获利,更是一种双重不道德——黄牛在银行“炒号”是不道德,而银行自身“卖号”显然是双重不道德,就像春运期间火车站自己倒买火车票一样。
说完了不道德,再来说规则。我想,三岁孩童都应该知道,插队违反了“先来后到”的基本排队规则。当然了,从排队经济学来看,“先来后到”的排队顺序是可以交易的,但只应由个人间根据自己的代价—成本进行交易。排队要耗费时间、精力等资源,如此“位置”就有价格。如果对于我来说,时间非常宝贵,或者极端反感排队,那可以用钱去“买”排在前面人的位置,如果那位仁兄觉得自己时间特别充裕,或者想在银行多看会儿美女,觉得价格合适的话,完全可以将位置让出来,自己站到后面去。受益者付费,受害者得偿,这是基本的经济常识,可银行收“插队费”则是:后来者付费插队,伤害到了其他排队者的利益,利润却被本该对排队负有责任的银行拿走了。插队人占用的是排队人的时间,插队费却被为排队负有责任的银行拿走了,这完全是强盗的逻辑。
“插队费”还有这样一个悖论:如果有3-4个人或每个人都有急事,都交50元插队费的话,如何插队呢?是不是这些人还得再进行排队?或者银行甚至可以当场拍卖“第一个位置”了,出价最高者得,岂不更荒唐。这表明排队的规则本身就隐含着拒绝“插队费”的规则要求。“插队费”还隐含着这样的危险:排队越长,想交“业务办理加急费”的人会更多,银行就越有利可图,银行自己的服务不到位倒成了一个赚钱机会,如此,银行哪里会努力去消除排队现象?
说这家银行无“耻”嘛,其实他们也是有“耻”的——他们就没敢把这个收费项目写到营业厅的收费表中,而是像做“贼”一样悄悄地请批、悄悄地收取并让交钱者悄悄地插队,并且还以客户“自愿选择”的名义。知“耻”而为之,为了逐那点儿利,我们的银行费了莫大的勇气,也不容易。
来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