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规划委日前向社会公布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重点新城发展实施规划》。规划指出,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只要受聘于新城的高新技术企业,可直接办理北京常住户口,不受进京指标限制。同时,将创新新城人口管理制度,继续加强对迁入新城的本市人口实行户籍登记制度,对非本市的外来人口实行“居住证”制度。(《京华时报》5月22日)
“北京户口”的“附加值”之高,人所共知;“入京指标”的控制之严,数百万北京的“外来人口”都有切身的体会。多年来,不知有多少“准北京人”为之“踏破铁鞋无觅处”;而今后,北京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却可以“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不过,这让人喜出望外的机会只属于少数人。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只有北京高校的应届毕业生,才能得到这样的“恩赐”?其他地区高校的毕业生为什么不行?现在已经工作和生活在北京的“准北京人”为什么不行?
目标人群的选择只是表面上的问题,更值得关注的是新政策出台的动因。北京市向当地高校应届毕业生打开一条门缝,是为了改革户籍制度吗?我看不是。规划说得很明白,北京此举是为了“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也就是说,“北京户口”被当成了一种“筹码”或“奖品”。户籍制度改革之所以艰难,主要就是因为附加在它身上的功能太多,以至于“欲动而不能”。
当然,类似的户籍新政策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户口时常被“奖励”给纳税大户、劳动模范等。十年前,北京为了促进卫星城镇的房地产开发曾率先实行了“购房入户”的政策,但后来又被取消。需要了,就开一个口子,不需要了,就又堵上,显示出明显的“机会主义”。
“自由迁徙”本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在中国却成了一种“政策工具”。之所以成为“工具”,主要是因为户籍制度本身的缺陷。于是形成了这样的循环:因为有这样的户籍政策,所以户口可以当成工具;因为户口常常成为工具,所以原有的户籍政策更加巩固。要改革户籍制度,就必须打破这个循环;要打破这个循环,就必须为户籍“减负”,即剥离附加在户籍上的种种不应有的功能。然而,很多地方政府不仅不为户籍“减负”,反而不断“加压”——如此这般,户籍制度改革如何才能启动呢?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