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官场话语的分裂或许是好事
最近建设部长汪光焘遭遇了一个尴尬。他在一个论坛上承诺:住房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中国将人人享有住房。这本来是很入时的一个承诺,不料竟引来媒体的强烈批评。
其实,这个尴尬几乎是必然的。众所周知,住房问题跟教育问题、医疗问题,早就并列为三座大山,令公众不堪负荷。尽管公众积怨已久,但迄今为止,相关部门并没有拿出切实的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房价居高不下、房奴遍地的局面,没有任何扭转的迹象。这种情况下,高调承诺无论其政治上如何正确,都难以让人相信其诚意,都难以逃脱做秀的嫌疑,对于失望而焦躁的公众心理来说,都无异于火上浇油。
现实问题明摆着的,别跟我绕弯子,你就说你怎么解决吧?这就是当下的公众心态。而相关部门及官员,对公众的这个心态的了解,应该说是十分有限的。
不容否认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相关部门及官员确实也在进步,无论实际举动怎样荒诞不经,但他们拿到场面上的话,还是比较中规中矩的,甚至往往是光鲜亮丽的;那些过于霸道、过于丑陋的话,现在是没多少人敢公开说了。对公众不可太放肆,要学会说人话,没有人味的话非但不会再有市场,反而要付出信用代价甚至可能是仕途代价。这样的客观形势对相关部门及官员已经构成很大压力,迫使他们不能不尝试着揣摩公众,在公开场合尝试着取悦公众。
终于要看公众的脸色说话。公众抱怨口渴,他们终于知道该给公众承诺一杯水,公众抱怨闷热,他们终于知道该给公众承诺一片绿荫。他们已经不具备垄断话语的能力了,在话语上他们已经不能不被公众的需求、公众的好恶牵着鼻子走了。从一定角度讲,公众已经掌握了话语的主导权。
这就导致了官场话语的分裂。官场明显出现了两套话语体系。一套还是原来那种逻辑的话语,也就是权力逻辑的话语,强横、颟顸是其基本特征。但这样的话语现在大多只能对内用一用。对公众,对舆论,必须使用另一套话语,那就是顺应时代潮流的话语,符合公众心理需求的话语,阳光、人性化是其基本特征。现在的官员学历都不低,见识往往也不算少。说起大道理来,他们不比谁差,一套一套的,要多正确有多正确,要多时尚有多时尚。但往往说一套做一套,在涉及到具体利益时,在公众注视不到的地方,他们该怎么狠还怎么狠,全无一点忌惮,全无一点改变,全不受他们公开宣称的那些现代理念的制约。
我就曾碰到一个喜剧场景。有次到地方上采访,一位乡镇官员向我谈起他的执政理念,让我很感动。但后来当地一位朋友提醒我,别上当,人家那是看酒下菜,知道你喜欢什么就说什么,他说的那些他自己都不信。我不服气,问他何以见得,朋友一句话就让我哑口无言。朋友说:我跟他一起下过乡,我亲眼见到他对农民的那种狠劲。
对被认为有话语权的人,投其所好,尽拣好听的说,说的天花乱坠,简直连树上的鸟儿都能哄下来。对没有话语权的弱者则颐指气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不能说官场上都是这样的老油条,或者说现代痞子,但这样的老油条或者说现代痞子在官场不乏其人,应该距实际情况不远吧。
但是,这个世道上没有谁是真正的傻子。被官场老油条或者说现代痞子这么反复地教训之后,公众也就学精明了。你尽可以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但是没用,再好听我都不信,甚至是越好听我越不信。我不管你说什么,不管你怎样赌咒发誓,我只看行动,只看你到底做些什么。新的压力,就这样在酝酿和集聚之中了。
从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在乎公众的感受,到终于要在乎公众的感受,要看公众的脸色说话。公众在舆论场里开始有地位了,而不再是可有可无了,这是我们时代的第一种进步。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不在乎公众的感受,到终于要在乎公众的感受,要看公众的脸色做事,公众在公共服务领域也开始有地位了,而不再是可有可无,这是我们时代的第二种进步,也是最重要的进步。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政治文明只能逐步推进。现在我们已经跨到了第一种进步,从第一种进步到第二种进步,路已经不是很远了。只要新的压力持续不断,而且持续增长,相信,官员从公开的话语逻辑到实际的行为逻辑比较接近,就不会完全只是梦想。
而能不能做到第二种进步,就看我们自己的出息了。上帝也帮不了我们。
原载5月24日《潇湘晨报》,发表时有删节
来源:作者博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