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一段经历:她到中行上海分行长江西路营业厅办理个人银行业务,当时排队的人已经超过100人,每个窗口前都排了至少30人。考虑到要等大约3个小时,钱女士就找到大厅值班经理,询问有没有不排队的快捷方法。值班经理告诉她可以交纳50元办理加急业务,“3个窗口都可办理,只要出服务费。”(5月22日上海《新闻晨报》)
按目前流行的批评姿态看,这种做法几乎一无是处,笔者总结有三点:
第一种看法:行业规则不容许诚信缺失。已经习惯了按正常秩序排队的我等普通百姓,如何甘心花50块大洋去买这种“好受”?虽然只有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办了这项“业务”,而对于赚辛苦钱的百姓来说,这种做法无论如何都是损招。短期来看,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正常的排队秩序,从而引起大多数人的反感,同时也可能威胁到银行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应有的诚信;往远里看,整个银行业的发展可能会受到这种蝇头小利的腐蚀,而产生相关的职业腐败,影响整个体系的正常秩序。
第二种看法:公共服务不容许道德沦落。其实我们更多的是从现实的道德观念上去拷问中国银行的这种做法。排队,总是被社会视为优良品德的(如果你主动让位,那可能也是优良品德)。而当这种品德在50块钱的诱惑下成为商品时,我们就要问问银行开办这项“业务”的初衷是否合情、合理。尽管有关工作人员声称这是“经过审批”的,但是我们还是怀疑中国银行在解决客户困难问题上的实际操作能力。中国银行居然置大部分客户的焦急于不顾,公然把客户的等待时间作为赚取小利的筹码,这不管从哪个角度讲,恐怕都是值得银行方面自身反思的问题。
第三种看法:民生管理不容许金钱至上。一个典型的民生难题——春运问题已经把大家折磨得无话可说了,从而也催生民众对政府管理的高度期望,而年复一年,春运问题似乎并未有多大改变。而今在与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理财问题上再次遭遇几乎相同的命运,于是大家就要问: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和银行的管理者们难道就没有一点同情之心?为什么总是想不出能够治本的方法?抑或是压根就不想使用治本之策?看来“顾客就是上帝”,这句话真得改改了,“金钱就是上帝”似乎更适合来解释收劝加急费”的理由,从这个层面看,中国银行的这个“头”开的实在糟糕透顶。
这种做法遭到舆论的一致谴责,批评者的无情似乎也是掩盖不了这种做法的合理性。有人担心:如果在排队问题上都可以用钱来解决的话,那么银行在不久的将来肯定是会演变成中国春运一般的骇人情景,因为中国银行开了这个口子,如不加以制止,恐怕一群群的“号贩子”会转战于各银行的门口和营业大厅。其实,任何行业的解急方案都可能会出现无法预期的漏洞,但是在相对严格的规则下,上述担心是可以避免的。
银行的业务均属实名办理,如果额外的应急业务同样是严格的实名制,在银行和客户双方都自愿的情况下,交纳一定费用而给予业务优先,其实无可厚非。当然,银行也必须考虑其他客户的心理,在不影响正常的排队秩序的情况下,开辟独立窗口,专门受理愿意交纳服务费的客户的业务。问题的关键可能是集中在“插队”本身上,而我们知道,“交费优先”本身也没有主观恶意。
首先:在仍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出来的情况下,交纳“应急费”也的确能够解决一部分急需办理业务的客户的困难,既然要“优先”,你肯定必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至于银行方面,也会拿出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部分客户的需求。当然,这必须要以认真考虑到其他排队客户的心理为前提。其次,银行本身在面对大量排队客户时的压力同样不校尽管我们认为银行业是个富得流油的行业,但作为商业机构,他们也是要考虑、也应该要考虑成本的,客户当然也就没有理由要求银行做到十全十美的服务。
来源:红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