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服务器网络模块神奇大揭秘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5-25 13:23:00转载

刀片服务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采购时,需要着重注意网络模块的数量和性能,以便克服现阶段刀片服务器扩展能力不足的问题。

刀片服务器已经日益成为业内的新宠,与以往只是关注高密度有所不同,如今,业内更加津津乐道的是刀片服务器在节能、管理以及虚拟化方面的杰出表现。伴随着这种变化,刀片服务器的应用也从最初的高性能计算领域,开始向企业级计算的领域扩展。刀片服务器的用户也从最初的“两油”(即石油、网游),逐步扩展到政府等行业的用户。可以预见,刀片服务器的热潮还将持续升温。

非标准引发的技术差别

不同于已经标准化的塔式以及机架式的服务器,刀片服务器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在技术实现上,不同的厂商有不同的设计思路,对于用户而言,还需要对有关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惠普公司工业标准存储暨服务器产品部的产品市场经理陈鸣,了解了有关刀片服务器的一些技术差别。

首先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刀片服务器的网络模块。所谓网络模块在刀片服务器的背面,它所承担的是机箱中的各服务器刀片之间的网络连接。其作用相当于连接机架式服务器的交换机,它可以是以太网交换机,也可以是构建存储系统时所经常采用的FC交换机或者是Infiniband交换机。如果是采用集群系统构建高性能计算的环境,也还会用到Myrinet交换机。据陈鸣介绍,目前在刀片服务器之中,已经很少用到Myrinet交换机。目前,刀片服务器所采用的网络类型以以太网、FC和Infiniband交换机为主。  

HP刀片服务器的背板

陈鸣认为,在网络模块方面需要用户注意的,一个是刀片服务器所支持的网络模块的数量;另外就是其工作的方式。以惠普BladeSystem c-Class系列刀片服务器为例,它配有8网络模块接口,并且支持任意组合方式的网络连接。在品牌方面,有Cisco、Foundry、北电以及博科等多家公司的产品可供选择。对比目前市场上的其他刀片服务器产品,其网络模块接口一般只有4个,而且需要两两配对工作。也就是说,如果A接口接了以太网交换机,那么,其所对应的B接口要么空闲什么都不接,要接就只能接同一型号的以太网交换机。如此一来,A和B只能用来实现一种方式的网络的冗余连接。这意味着该刀片服务器的4个接口,就只能有两种网络连接方式。在通常的情况下,一个用于网络连接,一个用于存储连接,还是勉强够用的,但是在复杂应用的情况下,其弊端就显露无疑。陈鸣表示,鉴于有些厂商有意隐瞒其中的区别,因此,用户在购买刀片服务器过程中,应该进行更多的询问,仔细地加以鉴别,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用户注意,比如硬盘是否可以热插拔?电源配置是2+2+2设计,还是(1+1)×2设计?服务器的管理是否可以管理虚拟化服务器?是借助操作系统支持的管理,还是管理软件本身的管理功能?这其中的差别非常巨大。例如,有些刀片服务器的电源是(1+1)×2,分为左区和右区,各有两个电源。这样的刀片服务器在运行中,同一区中的电源不能够同时坏,否则将导致系统的崩溃,因此,这种电源设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冗余设计。所以,这些非标准化的设计,应该引起用户足够的重视。

网络模块扩充推动刀片普及

刀片服务器的卖点在于其高密度及可管理性,这也是现在各大刀片服务器厂商所着力强调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一味追求高密度,现有的刀片服务器缺乏充裕的网络模块,以致于与机架式服务器相比,扩展能力稍有欠缺。因此,Dell公司产品经理卢文玮表示,在下一个阶段的刀片服务器产品设计中,将会注重扩充网络模块,以便提升刀片服务器的扩展能力,推动刀片服务器的普及。

前不久,在曙光公司服务器产品设计中心,记者也见到了曙光公司新近设计完成的刀片服务器TC 2600。与市场上现有的刀片服务器相比,曙光公司的TC 2600拥有10个PCI-E扩展I/O插槽,可选性价比高的20Gb Infiniband集成模块。此外,曙光设计的I/OE模块(即I/O扩展模块),也大大提升了刀片服务器的扩展性能。

曙光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助理沙超群表示,曙光公司刀片服务器的设计参考和比较了市面上已有的一些刀片服务器,并且针对市场和用户的需要进行了补充,独立配置了PCI-E扩展插槽。因此,为用户提供了灵活的I/O选择。“市场上现有的刀片服务器还无法满足类似的扩展要求。”沙超群说。

卢文玮也表示,在今年下半年将要推出的Dell新一代刀片服务器中,将会在I/O模块数量部署上有较大的提升,这样的刀片服务器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