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问题不能只归罪于私车出行量

互联网 | 编辑: 顾沈伟 2007-05-30 12:00:00转载

 

北京私人汽车出行量逼近公交,已经提出相应对策。市交通委副主任刘小明昨天在科博会上透露,北京私人小汽车出行量已逼近公共交通,而小汽车运送的人数却在下降,交通出行结构仍需调整、改善。(5月28日《京华时报》)

城市里的道路交通资源是有限的,不只北京,很多城市道路越来越拥挤,最坏的结果无非两个:一是优先的公交也优先不了,二是便捷的私车也不便捷了。两败俱伤的最后是大大折损了市民的出行效率,从这个意义上说,刘先生引用数据五年里小汽车一个车次运送的人数从1.52下降到1.26,显然,不节约的私车出行量的确浪费了部分道路交通资源。

但在原罪私车出行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注意到这样几个语境:一是仍引用刘先生的数据,到去年底,尽管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上升到30.2%,但私人小汽车出行比例增长更快,达到29.8%,可见,在城市道路捉襟见肘的当下,出行比例最高的,不是公交、也不是私人小汽车,是剩下的40%——公务用车。这个公务用车的比例比公交、私人用车整整高出了10个百分点左右。当然,因为缺乏可靠的数据模型,我们不好枉自揣测公务用车的效率和效益,但我们还记得2006年中非论坛时强制性要求“驻京中央、国家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按照50%的比例控制封存公车,北京市属各机关、单位以及外省市各级驻京单位控制封存公车比例则达到80%”,当49万辆公车封存后,各相关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受到什么影响,倒是那些平时拥堵不堪的环线出奇的通畅了。

在解决道路交通压力问题上,我们不是要归罪于私车出行量、而恰恰应该反思:我们的公交数量和质量能吸引市民吗?本该起到示范作用的公务用车又是否带头节约了道路交通资源呢?

某些专家为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开出了药方:譬如征收交通拥挤费、私车单双号管制上路、削减人行道……这些对策或制度无一不是把拥堵责任归咎于普通市民的身上:市民是不节约的、市民是无序的、市民的人行道是不能太宽敞的……那么,作为城市利益捍卫者与执行者的城市政府呢?在汽油价格飞涨的当下,没有哪个市民没事儿天天出来开车玩。反倒是一些公务人员因为不用花钱,因而大量滥用公车。

城市交通要节约,私车出行量与效率的确值得研究,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无论是成功解决了上个世纪60年代东京大拥堵的日本、还是智能交通典范的美国纽约,没有一个城市靠编排私车而一路畅通,相反,只有立足城市道路构架的技术与管理层面、落实公共交通的便捷、高效与低成本、人文地引导市民科学出行观、尊重市民的出行自由,城市道路,才会繁忙而顺畅。

 

 

 

来源:红网

更多新闻点击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