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产部查手机贴牌受堵

互联网 | 编辑: 2005-04-20 00:00:00转载

近日有报道称,“彻查”一事很可能是某些手机厂商假借政府之名,行“借刀杀人”之实,倒逼主管部门严查手机走私与贴牌。不过,记者在对《信产部彻查托普贴牌手机》的持续追踪中发现,各种利益博弈显得扑朔迷离。

信产部彻查贴牌手机陷入胶着状态。

近日有报道称,“彻查”一事很可能是某些手机厂商假借政府之名,行“借刀杀人”之实,倒逼主管部门严查手机走私与贴牌。不过,记者在对《信产部彻查托普贴牌手机》的持续追踪中发现,各种利益博弈显得扑朔迷离。

“这件事情问过信产部的几个司局,都说不知道。”昨日,信产部新闻发言人王立健接受NBD采访时说,信产部近期也没有相关政策法令出台。

而当记者咨询托普手机牌照租赁者”———深圳托普国威电子有限公司和北京迈托普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时,该公司两位负责人均表示,信产部调查的是假冒托普手机,而非正规贴牌手机。

就在双方态度均不明朗之际,从北京传出消息,信产部电信管理局4月15日秘密召开内部通报会,南方高科、天时达、CECT等在内的4家手机企业,由于贴牌产品存在售后问题,而被要求限期整改。

而就在这个会议之前,CECT公司总裁吴志阳高调表示,CECT从不贴牌,对欲采用该公司牌照企业,双方共同设立合资公司,共同经营。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内部通报会上,电管局认证处处长刘杰措辞严厉地表示,这次会议是给这些企业的“最后机会”。加强监管、重拳整顿的决心可见一斑。

一项有利于行业规范和发展的调查事件,为何在公众关注下,显得如此迷雾重重?

“里面有很多利益在博弈。”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不愿明确态度,是因信产部也有苦衷”。在他看来,“苦衷”便是信产部要照顾各方利益,“既要办事又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

事实上,信产部在贴牌问题上是“两头受堵”,备受压力。一层压力来自社会和国产手机厂商,还有一层来自拥有牌照的租牌”厂商。

记者从中消协了解到,由于贴牌手机不能保证品质和售后服务,相关的手机投诉率一直居高不下,中消协就此曾与信产部多次沟通。

信产部曾于2003年7月强调要追究以“租牌”牟利的手机厂商责任,并对情节恶劣者处以取消其手机生产资格等处罚。

尽管信产部屡有表态,但措施收效甚微,市场上的“贴牌风”却并未因此得到有效遏制。“2004年,贴牌手机越来越疯狂,到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一位国产手机厂商高层说。

在巨量贴牌手机低价入市后,备受冲击的国产厂商终于按奈不住。2005年,在屡次向信产部“进谏”未果后,这些厂商结成联盟,在多个场合力陈贴牌之弊。

业内知情人士表示,信产部对市场情况并非不了解,但它又必须考虑“租牌”厂商不可小觑的背景和“公关能力”。该人士说,目前拥有牌照资源的厂商,很多都具有国有或者半国有性质,中间的利益关系很复杂。

“像托普这样的企业,你说究竟有没有实力做手机?它凭什么拿到牌照?”独立电信分析师蔡光禹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

“信产部的检查常有,基本上都是雷声大雨点小。风头过了一样卖。”一位接受NBD采访的手机代理商坦言。
(转自新浪科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