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首席编辑何雪峰先生,最近编了一本《热言中国——中国新闻时评精逊。何先生在书的自序中称,近几年来,国内报纸时评版面风起云涌,“公民写作时代”到来。然而他同时又提出,现在国内各大媒体时评版上的文章,不是真正的“公民写作”,而是一种“伪公民写作”。他说,有同事去某地出差后发现,当地盛产时评写手,这些人很勤奋,一天甚至写5-6篇,但“文章总体上没有什么价值”,无法提供“新闻之外的东西”。
对何先生的“伪公民写作”说法,我很不以为然。首先,真有地方如他所说,“盛产”时评写手吗?我本人也是家媒体时评编辑,有联系的写手在200人以上,占全国时评作者的大半。根据本人所了解的情况,确实有些地方时评写手较集中,如河南信阳、四川南充、湖北荆州等地,但是,除了北京等少数大都市,时评写手数量最多的地市,也就在10个人左右。所谓某地“盛产”时评写手,并不符合实际情况。
退一步讲,就算真有地方“盛产”时评写手,他们因为“工资收入比较低”,将写作“变成了养活自己的手段”,是否就可以指责他们吗?我以为,是不应当的。因为给报刊写稿获得稿费,从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制作“匕首与投枪”的鲁迅先生,不也对稿费看得挺重吗?文章写得很差,不符合媒体要求,编辑能采用你的文章,开稿费让你“养活自己”吗?事实上,一些“处江湖之远”的写手,时评写作的水平相当不低。
不过也应该承认,时评写手的素质、水平,的确是良莠不齐的。可是,质量不高的时评能见报,绝对不能全怪作者。何先生说,曾有某报的编辑向总编辑要求办时评栏目,结果总编回答“评论可以办,但不可有观点。”我想,这应当能够告诉我们,为什么浅时评能充斥媒体版面。也就是说,是先有媒体编时评的思路,再有写手“投其所好”。倘若不屑于这些写手的文章,少癣不选他们的时评好了。
当然,何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不是时评写手不该存在,而是写手们写的文章价值太小,无法提供“新闻之外的东西”。其实,这也是值得商榷的观点。我认为,不一定所有的时评,都要独到、深刻。因为媒体版面的性质不一样,读者的层次与需求也不一样。倘若每一家报纸的时评版,都是“宪政”、“制度”,那些的普通市民读者,还让不让他们看报呢?
时评同质化,说实话,笔者也很不“感冒”。但在这里,我还是想为写手辩解几句。现在是一个信息膨胀的时代,全国的都市报就有数百家,而时评的时效性要求又很高,对大多数写手来说,写出的基本只能是“急就章”,想不粗糙、类型化也难。更何况,很多编辑也只选用“老八股”。洪巧俊先生就曾说过,曾多次尝试把时评写得活泼一点,找一些有生命力的东西去写,却收到编辑回复“拟不用”、“不像是时评”。
《南方都市报》的时评版,无疑是品质较高、特色鲜明的,尤其是活跃的一批专栏作者,有专业背景的学者与知识分子,写出的文章往往很有深度,能提供不少“新闻之外的东西”。但是,“公民写作时代的中国时评……更重要的是把精英表达纳入到公民写作中来”,《南方都市报》可以这么做,却不能要求所有媒体都这么做。不说别的理由,给“精英”一篇稿件开近千元稿费,全国有多少媒体能够做到呢?
邵建先生说得好,公民写作,“唯独不可以背离这样一种理念,即‘为了公民和人的权利’”。对此我的理解是,只要是反映公民的心声,而非为统治者代言的,都可以算是公民写作。文章价值较小的时评写手,与有“大视野”的专家、精英,其实是同一阵营的人,都有权在公共平台进行言说,都可以在全国各地“盛产”。
来源:红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