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pe势如野火

互联网 | 编辑: 2005-05-12 00:00:00转载

集中了VoIP“话语权”和P2P技术优势的新兴网络技术将会对传统电信市场以及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带来重大影响。

    集中了VoIP“话语权”和P2P技术优势的新兴网络技术将会对传统电信市场以及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带来重大影响。

  

    去年11月份,我曾一连写过两篇论述Skype的文章(“Skype的冲击”和“Skype适用于企业吗?”),大致论述了这个采用P2P技术编写的VoIP软件对电信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时隔仅半年,Skype的增长势头已令人侧目,其下载量已从当时的2000万左右猛增至1亿多,半年间增长了4倍,这样的增长速度无论是当年无比狂热的互联网还是眼下的移动通信都无法与之相比。  

    Skype的最新进展是在去年的PCtoPhone软件SkypeOut之后又于近日推出了PhonetoPC的软件,即SkypeIn。用SkypeOut,用户可以通过PC呼叫固话或手机;用SkypeIn,用户则可以通过固话或手机与PC用户通话。  

    除了SkypeIn,Skype还推出了语音邮件Skype Voicemail。新推出的这两项业务都是付费业务,SkypeIn一个季度的费用为12.90美元(10欧元),年费为38.72美元(30欧元);语音邮件的季度费用6.45美元(5欧元),年费19.36美元(15欧元)。  

    对于使用者来说更吸引人的地方是,用SkypeIn通话,用户不必支付国际漫游费,因为可以通过申请当地的电话号码进行本地通话。但由于SkypeIn尚处在测试阶段,所以这项服务目前只能申请到美国、英国、法国、瑞典、挪威、芬兰、丹麦7个国家和中国香港1个地区的电话号码,每个用户最多只能申请3组。但不久的将来,SkypeIn的服务范围将会扩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最近亦有报导说,Vonage和AOL都将采用Skype软件提供VoIP服务,这无疑地将给Skype的普及推波助澜。  

    通话质量的优异、使用上的便利,再加上资费极其低廉,Skype对通信行业的冲击是可想而知的。但令人吃惊的是,迟早要遭遇痛苦的通信行业却像一头皮糙肉厚、反应迟钝到近乎麻木的大象,或者是尚未意识到正在面临的威胁,或者是已经有了些许感觉但还未冲击到神经末梢,或者是已经有了微痛的感觉但还自认为若无其事,或者是已经感到了威胁但却束手无策,总之,全球通信业除了北美的几家公司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应基本没有,中国电信业尤其如此。  

    我个人的观点是,绝对不可小觑Skype这类新兴技术对通信业可能带来的冲击力量(本报最新一期的《新通信》月刊将有专文论及于此)。在我看来,Skype很像是阿基米得用来撬动地球的那根杠杆。它的一端汇聚了以各类消费者和企业级VoIP解决方案为代表的互联网语音通信的非电信“话语权”,另一端则集聚了以各类P2P应用为典范的新兴的网络力量。因此它不仅要撬动传统的电信市场,为其带来突破性的变革;而且将会撬动目前的网络基础设施,从而引发下一代网络,尤其是企业网在体系架构上的巨大变化。

    转自:计世网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