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堵为疏巧用人脉悬赏不等于加剧腐败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06-09 09:56:00转载

最近,某网站推出的“人脉关系悬赏”服务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表示担忧,认为悬赏关系将导致腐败盛行。笔者认为,网站通过沟通关系实现盈利本无可厚非,它能够促进各类社会信息的交流,有利于中小企业或个人节约成本,还能集中个人才智,促进社会就业增长,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而对于是否导致了腐败蔓延,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真正的权力寻租和商业贿赂不会在这里出现,在此发布的,一般都是牵头找个人之类的小事,真正有重大利益诉求的人是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用心的。而真正拥有权力的人,也不会傻到在这里寻找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特别是面对一些明显可能导致违纪违法的悬赏广告信息,没有谁会为这些“蝇头小利”公然以身试法,那无异于“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人脉悬赏”的根源,在于公共权力运作的不透明。从目前的悬赏广告看,虽然一些带有“拉关系”的嫌疑,但大多数还是信息咨询或交友性质的诉求。由此不难看出,某些部门喊了多年的“政务公开”,依然没有解决。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人际关系可以链接,但关系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放纵关系变质的环境,是经不起关系冲击的制度,以及面对关系束手无策的监督。人脉悬赏本身也不会带来腐败,恰恰是腐败的存在导致了“人脉悬赏”的产生。退一万步讲,如果真的有人通过走后门得以办成事,那应该是政府部门自身监管不严的问题。政府效能建设的水平高了,“人脉悬赏”自然也就没了市场。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网站搞“人脉悬赏”,法律并未禁止,只要它在法律的框架内运行,就不能将其“一棒子打死”。对这个新生事物,我们可以从预防的角度去观察。各地的纪检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关注,网站和公众也可以举报一些“嫌疑”信息,把它作为查案执纪的重要线索来源。倘若真的有人钻进了交易的“套子”,正好可以抓他个“现行”。通过打击,有效遏制“变相悬赏”等不良交易。(曾亚波)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