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IBM是企业网之王。那时,IBM的很多创新都在主流的企业网方面。然而,到了1999年前后,IBM却意外出局了。这个企业网之王被废黜,被流放了,最终,它将自己的企业网业务卖给了思科。
这是一类很常见的案例:某企业在某个领域的巨大成功反而导致了它在此领域的衰败。原因就在于IBM靠销售网络设备实施其突破性的系统网络架构(SNA)来赚钱实在是太容易了。
SNA网络的核心是FEP,准确地说就是前端处理器。1980年我第一次看见它时,它差不多有冰箱那么大,一般都是机房里放在最里面的一个大箱子,里面的各种指示灯闪烁不停,看上去结构十分复杂。它最大的两个特点在于:其一,它是企业网不可缺少的组件;其二,它价格昂贵。说白了,FEP简直就是一头现金牛。
不幸的是,互联网的新世界终于让FEP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尽管可以肯定,销售互联网组网设备能够赚钱,但是IBM显然并不想放弃FEP这个赚钱的幽魂,一直到它把用户们手中可以赚到的钱全部榨干为止。就我自己当时的观察来看,IBM在互联网组网方面的努力正是被前FEP群组的强势所阻遏的。最终,IBM还是选择了放弃FEP。而它在互联网路由器领域的进展结果只有一款不太起眼而且姗姗来迟的IBM 6611。IBM因此错过了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被思科和其他厂商超越了。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我最近去了趟硅谷,在观察了一番之后我不禁联想到思科现在或将要面临的局面和当年的IBM何其相似。在和很多公司负责核心交换、访问路由以及安全设备的管理人员交谈时,听到的差不多都是同一个调子:“思科其实很脆弱,因为它的主要目标就是销售更多的端口和更多的线卡,以便让用户购买更多的Catalyst 6500—尽管这可能根本不是客户的利益所在。”
这些管理人员特别提到了两个方面:第一,价格合理的10Gbps以太网端口可以让用户以较少的端口汇聚更多的带宽。也就是说,1个10G端口的价钱要少于10个1G端口的价钱,用户既省了钱又省了空间。但这对于思科来说并非好消息。这些管理人员指出,思科推荐使用的硬件都要求用到大量的单个端口。
第二,这些厂商指出,现有英特尔架构产品的强大性能正在重构我们所构建的网络,而且能够极大地降低成本。他们认为,高性能、企业级的安全设备和访问路由器将会在性能上超越用户为其Catalyst背板所购买的基于ASIC的、价格昂贵的各种“服务模块”。
那么,思科是否能看出,网络业界将不再围绕其Catalyst进行演变呢?如果它看不到,那肯定会有其他厂商看到这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