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剿恶意软件 及它的赚钱大法大揭秘

互联网 | 编辑: 黄蔚 2007-06-18 00:30:00转载 返回原文

恶意软件备受关注

备受IT界关注的恶意软件定义细则日前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公布。同时,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组长杨君佐表示,目前已经有14款软件被锁定为首批恶意软件黑名单的候选者,在自律整改期过后,如果这些候选者还未纠正错误行为,反恶意软件联盟将采取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处理。有关人士透露,有关界定、解决、处理恶意软件的立法工作也有望于下半年启动,届时,国内整顿恶意软件的步伐还会加快。

据悉,这是官方机构首次公开恶意软件的界定办法,今后对恶意软件的查杀将有据可依。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黄澄清表示,在以下八种现象中,只要涉及一项,便可以被认定为恶意软件。即:强制安装,难以卸载,浏览器劫持,广告弹出,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恶意卸载,恶意捆绑,其他侵犯用户知情权和选择权的恶意行为。据介绍,今后反恶意软件认定委员会将依据该定义从技术方面给予判别,以确定是否符合恶意软件的定义和特征,为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提供决策意见。

14款软件上黑名单

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组长杨君佐表示,某款软件一旦被认定为是恶意软件,互联网协会将通过查杀工具予以查杀。杨君佐介绍,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认定委员会也同时成立,它的工作职能,主要是对社会公众举报的疑似恶意软件进行分析,依据恶意软件定义细则从技术方面给予判别,为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提供决策性意见。

杨君佐表示,互联网协会接到投诉较多的60多款涉及恶意行为的软件中,有40多款在“自查自纠”和“内部整改”两个环节中,已经纠正了错误的行为。他表示,目前有14款软件仍然存在严重的恶意行为,因此被作为黑名单的候选锁定,如果黑名单上的企业在整改期过后仍未改正,那么将把其公司名称向外界发布,由公众投票对其进行测评,同时将依靠杀毒厂商对其进行查杀。

恶意软件赚钱大法

业内人士透露,如果你是一个小网站的站长,但这个网站又大到有一天一万个IP浏览量,那么你就可以购入一个插件,并利用这个插件赚钱。某网站买到插件,就能简单的操作,只要网站页面一有浏览就能弹出窗口来。根据弹出网站的数量等指标,插件价格也不一样。如果某些大网站需要流量,就可以购买插件,弹出来的窗口就全是买主的网站首页。

另一种赚钱形式是通过软件的下载出卖安装量,这类恶意软件通常是一些常用的软件,多放在下载平台提供免费下载。有人做过统计,某些软件下载安装后会自己装上十多种软件或者网站的代码,以某款软件为例,该软件每天下载量超过5万人次,以每次捆绑价格5分钱计算,每月即可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

反恶意软件呼唤立法

据研究公司McAfee Avert Labs的研究人员预测,2007年互联网的主要安全威胁将是团伙犯罪分子为获取金钱而制作的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

一方面,是恶意软件在不断增多,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打击恶意软件的法律法规,没有在法庭上被作为判定恶意软件的依据。

有业内人士认为,让用户来决定软件的风险,这在恶意软件查杀领域属首次。应该说,将投票权、卸载权交给用户后,对企业来说,可以规避来自法律方面的风险。不过,这种办法只是当前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思路。从长远来看,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规定,在明确恶意软件定义的同时,明确查杀软件的认证规范和认证机构,在合法范围内授予查杀软件的查杀权利。

对此,杨君佐透露,有关整治恶意软件的相关立法有望于今年下半年启动,目前出台的“恶意软件定义细则”虽然只是一个行业规范,但其将来肯定是立法的相关基础。而对于谁有资格查杀恶意软件的问题,目前,国内反病毒公司瑞星、江民、金山都是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的成员,恶意软件一旦被认定,这些公司可以通过市场的手段将其查杀。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