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存储虚拟化在银行灾难备份中的应用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6-22 10:36: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第一页

银行业务对于数据越来越强的依赖性,导致其数据可用性与业务连续性直接相关。特别是当今的金融服务机构,既要做好长期客户保持的工作,又要应付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金融交易,对于业务连续性的要求不能打任何折扣,完成这一使命就离不开与之配套的灾难备份系统。作为在大型企业机构数据管理领域长期耕耘的领导厂商,Sun公司的虚拟存储解决方案不仅包括了最佳的产品与技术,而且拥有最佳的咨询、服务与支持力量,可以帮助银行业解除数据管理方面的后顾之忧。

满足金融业四大灾备需求

概括起来,大型银行及相关金融服务机构对灾难备份系统的需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必须针对系统潜在的中断风险(灾难)提供预防机制,确保系统连续运行能力;第二,对于无法抗拒的严重灾难,必须提供系统恢复机制,将引发的业务损失降低到可接受的程度;第三,整套灾难备份系统必须确保关键业务系统及其关联系统的数据安全,同时以最少的计划停机次数/时间来消除对核心数据的争用;第四,灾难备份设备在非灾难情况下常常拥有大量的空闲资源,应该善加利用。

不久前,Sun公司为国内某大型金融服务机构提供的灾难备份系统,不仅很好地满足了上述四个方面的需求,而且在许多方面实现了全球金融业界的首创,成为金融业远程异地容灾备份解决方案的经典之作。

这套系统从业务连续性和系统运行效率的综合要求出发,在国内某大城市建立了主站、同城镜像站,在上千公里的另一个大城市建立异地远程备份站。Sun公司认为,在这样的大型灾难备份系统中,为了确保其业务连续性,重点要把握好数据管理和相应的网络规划两个方面。

在数据管理方面,应该将关键业务数据分门别类,分别采用不同的策略进行管理。例如在这套金融服务机构大型远程异地容灾备份中, LDAP数据的数据量较小,且相应的软件本身能保证数据的远程同步和一致性,因此应该在应用层解决远程容灾的问题;管理数据对于银行信息交换业务的安全运转至关重要,采用传统的数据复制技术并结合严格的变更管理的制度来保证数据的准确和一致性;生产运营数据属于核心应用数据,采用在同城主站、同城镜像站和异地远程站均保留数据拷贝的方式来进行容灾;数据库中的数据规模庞大,考虑到系统的性能价格比,采用在异地当地重新生成的方式形成,这在业界是一大创新。

架构创新创造客户价值

如果按照一般的灾难备份系统设计思路,在同城镜像站点通常需要保存两份数据拷贝,第二份拷贝将会送往异地的远程备份站点。但是在该银行卡信息交换系统中,经过测试证明,可以省掉第二份数据拷贝,从而可以节省一套存储设备,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Sun公司存储设计规划的能力。数据库中的数据量非常大,如果采用一般的思路,在同城镜像站和异地远程站之间通过ATM线路来进行复制,将带来巨大的通信压力。在这套灾难备份恢复系统中,异地远程站的数据由数据生成服务器生成,每天需要通过1200公里远距离复制的只是数据差,而不是全部的数据。这样一来,对于ATM线路的需求就大大降低了。另外,在异地远程站点配备虚拟磁带库(VTL)实现数据的备份与归档,从而构成了整套系统的一大特色。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2 页12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