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劳务人员走俏国际市场

互联网 | 编辑: 2007-06-23 16:30:00转载

  漂洋过海打洋工,出去一人致富一家。记者从昨日在长沙召开的“2007年外派劳务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暨对外劳务合作研讨会”上获悉,目前,长沙出国外派劳务人员已由过去单一“卖苦力”的劳动力型劳务,向技术型、知识型劳务发展,其中,有从事计算机行业者月薪最高近万元人民币。而随着昨日浏阳被最新授牌为“中国对外劳务合作行业外派劳务基地”,长沙及全省的劳务输出的素质和竞争力还将进一步得到提高。

  据悉,截至今年4月底,湖南在外劳务人数已多达22727人。长沙作为外派劳务的主力军,更是活跃在国际劳务市场最前线。

  据长沙市商务局外经合作处处长姚向前介绍,自2000年以来,长沙劳务输出发展迅猛,已由此前每年派出600余人,发展至去年的6800余人。今年1至5月,长沙已外派劳务3000余人,预计一年可达7000至7500人。

  姚向前表示,外派劳务存在三大“有利”: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大中院校毕业生就业。目前长沙的外派劳务已由过去单一的劳动力型劳务,向技术型、知识型劳务发展。不仅仅是做建筑的农民工,计算机、医务护理、会计类的长沙人才,在国外都很受欢迎。

  与此同时,有利于居民增收。据悉,在外务工的收入,平均为本地同等职业的3至4倍。最后就是有利于“反哺”长沙经济建设。目前,外出务工者回乡创业,并将国外投资者引至家乡的例子不胜枚举。

  对于如何保证劳务合作业务的长足,昨日会议上相关人士表示,这有赖于稳定的、高质量的外派劳务资源,因此规范外派劳务基地建设非常重要。“市场大大的有,关键是要提高素质。应对国际劳务市场的更高要求,必须是先培训、再派出。”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