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东莞企业将赴外地招工

互联网 | 编辑: 2007-06-23 16:30:00转载

  记者从厚街劳务大市场获悉,6月底至7月中旬,该市场将组织约30家东莞企业赴广东清远、四川金堂、广西贺州等地参加异地劳动力转移招聘大会,计划引进劳动力约5000人。据介绍,当地每年就有70~100家企业去异地招聘劳动力,但是这种较为松散的方式已经很难缓解企业的用人需求,“主动把劳务输出单位请进来,与企业进行直接洽谈,将使泛珠地区劳务信息更为通畅”。

  【变化】

  5年前输莞劳动力开始下滑

  据厚街劳务大市场安置部欧经理介绍,2006年该市场共组织近60家企业,参加了10场异地劳动力转移招聘大会,主要前往广东清远、广西南宁和贺州、重庆开县等劳务输出地区。但是近几年,各地劳务输出趋势却开始发生变化。

  贵阳市驻莞办事处代表戴毅玲告诉记者,目前每年通过该办事处引进东莞的贵阳籍劳动力平均超过2000人,最多时是在1993~1994年,每年的人数超过1万人,但是近几年这个数字却在逐年下滑。

  湖北驻莞办事处代表王艳对这种转变也深有体会,该地区主要输送大中专及技工学校毕业生入莞,每年人数约5000人,但从2002年起,东莞地区一些管理不规范的小型鞋厂、服装厂对当地劳动力开始渐渐失去吸引力。

  【难题】

  供需双方信息沟通不畅

  据厚街劳务大市场营销总监黄京介绍,目前东莞的劳动力主要是结构性短缺,作为东莞特色产业的家具、制鞋、毛织、电子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不足的人员主要为普工类和技术类,而普工最为紧缺,多数在100~200人不等,有的企业甚至缺口达500名。

  据了解,以往珠三角地区与内地劳务输出大省的合作仅限于通过人才服务机构组织招聘企业参加异地招聘会,引进剩余劳动力。仅在东莞厚街镇,每年就有70~100家企业通过当地劳动部门去异地招聘劳动力,但是这种方式较为松散,使企业招工成本偏高,而且每次引进的劳动力人数有限,较难缓解企业急需的用人需求。

  【对策】

  创新劳务合作形式

  “以前是政府硬性要求工厂提高工资,改善用工环境,随着用人形势的日益严峻,这些正在逐渐变成一种市场行为。”厚街劳务大市场营销总监黄京认为,工资偏低、加班时间长、用工环境差的工厂招工困难,生产将难以为继,自然也会被市场所淘汰。

  除了企业改善用人环境用以吸引劳动力外,对劳务合作形式各方也在进行积极探索。“将内地劳务输出机构请进来,与企业直接洽谈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将使泛珠地区劳务信息更为通畅。”厚街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赵英伟告诉记者。

  赵英伟表示,在举办招聘会同时加强劳动力引进洽谈,内地劳务输出代表可以挑到更优质的企业,若以每家劳动力输出单位输出3000~4000人计算,每年引进劳动力的总体数量将非常可观,将有效缓解当前企业的用人需求。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