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质评价“发烧语”的技术特性

互联网 | 编辑: 2005-05-26 00:00:00转载

翻开音响杂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音响评论家的评述文章,尤其是现在,有关“发烧”的文章很多,里面使用的音质评价术语多种多样。尽管我国声频工程界已将有关主观音质评价的诸多方面(包括音质评价术语)进行了规范,并上升为国家标准。

音质评价“发烧语”的技术特性

翻开音响杂志,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音响评论家的评述文章,尤其是现在,有关“发烧”的文章很多,里面使用的音质评价术语多种多样。尽管我国声频工程界已将有关主观音质评价的诸多方面(包括音质评价术语)进行了规范,并上升为国家标准。但在如今的音响发烧热潮中,发烧友们常常有自己的一套主观音质评价“发烧语”,因其语言生动形象,发烧味足,在发烧圈内十分流行。初入发烧圈的朋友,对发烧界的一些“发烧语”,要么似懂非懂,胡乱套用;要么浑不解,不明白到底是怎样一个意思。即使已有一些资历的发烧友,对一些音质评价“发烧语”的含义及技术特性也不是十分清楚。鉴于此,研究一下这些音质评价“发烧语”的含义及其技术特性就显得很有必要。只有明确了这些“发烧语”的含义,大家才能更好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进一步弄清楚这些“发烧语”的技术特性,在自己动手制作音响设计才可以自如地掌握音质设计,在选购音响设备时,才可以根据其技术特性来想象音色,购得适合自己口味的音响设备。

现将一些常见的关于音质评价的“发烧语”归纳如下,并简述其技术含义。

1.声音有水份:中高频混响足量,频响宽且均匀,声音出得来,有一定的响度和亮度。失真小,混响声与直达声的比例合适。在听觉上感到不干、圆润、有水份。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发干,干涩。

2.声音柔软:低频段频响展宽,低频、中低频也得来,高频段无峰值且高频段下降。混响适当,失真小,阻尼好,在听觉上感到柔软舒适。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硬。

3.声音明亮:整个音域范围内低频、中频成份适度,高频段量感充足,并有丰富的谐音和谐音上较慢的衰变过程,混响适当,失真小,瞬态响应好,听感明朗、活跃。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糊,灰暗。

4.声音厚:低频及中低频量感强,特别是200~500Hz声音出得来,高频成份够,声能平均能级较高,混响合适,失真小,声音厚实、有力。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单薄。

5.声音清晰(清澈):频响宽且均匀,整个频带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小,混响适度,瞬态响应好,中低频段适度,高频段没有噪声和失真,并能出得来。语言可懂性高,乐队层次分明,声音有清澈见底之感。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模糊,浑沌。

6.声音有力度:中低频段量感充足,高频成份不缺,混响足够,失真小,声音坚实有力且出得来。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力度不足,无力。

7.声音结实:中低频段声能平均能级较大,高频及中高频不缺,直达声比例较大,混响声适量,响度高,失真小,声音厚实、明亮。

具有相反意义的音质评价术语:声音空。

8.声音木:高频及中高频欠缺,低频及中低频成份较多,但量感不足,混响时间偏短,听起来不活跃、呆板。

9.声音缩:声能密度较小,声音送不出来;缺中音,混响声少,响声低,清晰度差,音色不丰满。

10.声音脆:中高频及高频成份过多,低频成份不足,整个频带频响不均匀,失真较大,声音单薄、不厚实。

11.声音发尖:低频量感不足,中高频段(2kHz~6kHz)提升过多,频响分布不均匀,失真大,在听觉上感到刺耳。

12.声音发闷:低频量感过强,特别是在150Hz左右,且低频段失真较大,瞬态响应不好,高频和中高频成份欠缺,在3kHz~4kHz以上严重衰减,高频混响不足。

13.声音发飘:声能平均能级较小,响度低,缺少中音,直达声不够,间接声过多,造成声音焦点不实,声像发虚且飘动。

14.声音发炸:声能密度过大,高频及中高频成份过多,且在高频段有噪音,有过载削顶失真。

15.声音发破(劈):声能密度太大,严重的谐波失真和互调失真以及过载削顶失真都会产生破的感觉,严重的还会伴有“噗噗”的杂声。

16.声音发沙:通频带失真较大,有附加的高次谐波,且伴有瞬态失真,听觉上感到声音沙哑。

17.声音发毛:高频有中高频成份过多,且在这个频段有噪音及失真较大,在听觉上有高频附加音,声音毛糙不干净。

18.声音发散:声音不结实,焦点虚,主旋律不突出,混响过大,中频欠缺,频响不均匀,听觉上感到声音凌乱分散。

19.声音发哄:低频中频某段夸张,有共振,频响不均匀,混中央委员太长,例如混响使用不当,就会有一种哄哄的“浴室效应”,在300Hz提升过多也会产生哄的感觉,影响清晰度。

20.铜皮声(或称金属声):中高频某段突出或在谐振峰,频响不均匀,失真大,欠阴尼,瞬态响应不好。质量不好的动圈传声器或高音扬声器,在听觉上常常会感到音质硬,且伴有一种铜皮声,俗称为金属声。

本文来自:家用影音世界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