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服务器标准无可厚非 外企无权垄断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7-10 09:14:00转载

新浪科技讯 7月9日消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系统结构研究部主任孙凝晖博士,近日就中国刀片服务器标准风波接受了新浪科技独家专访,称中国倡导服务器标准无可厚非,一切意图阻挠的外企都属霸权主义。

孙博士是百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曙光5000A”的研发负责人,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拥有资深经验。此前,他曾参加与主持了我国第一台全对称共享存储计算机“曙光1号”、“曙光4000A高性能计算机”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制工作。

行业呼吁标准

“我们先谈谈中国该不该做高性能计算标准的问题。”7月6日上午,孙博士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办公室中接受新浪科技专访时,先抛出了该话题。

孙博士认为,高性能计算是一个以技术驱动的市场,发展至今仍比较缺乏标准,“属于另类”。主要原因是其市场规模不够大,“还处在一个很小的封闭圈子中”,但本来这个领域很需要标准。

据介绍,由于标注缺失,高性能计算行业发展的这些年“苦了做应用软件的”。从IBM到Sun公司,应用程序不停在变,大家只好“一直不停在移植软件”。

孙博士表示,这种不顾代价的“移植”在高性能计算概念还很狭窄的时候勉强能用,如今显然已不合适。高性能计算已从贵族化走向平民化,正从平民化走向普及化,相关应用越来越广泛,能涉及高性能计算的领域也越来越多,需要一种标准的出台。

标准可起到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容量与保护用户投资的作用。但孙博士目前看到的情况是,不同刀片服务器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很难,“里头的部件也是一个企业做自己一套”。

孙博士支持本地服务器标准的另一个原因是,中国此前遭遇了太多标准之痛。“中国过去所有关于标准的历史都很刺痛我们,比如DVD标准、TD标准、MP3专利等。”孙博士认为,中国在整个标准问题上是受害者,过去吃过很多亏,不能再受不公平待遇。

“标准这事儿,值得我们业界来做!”孙博士说。

国标无意垄断

“我个人认为,IBM那些反对派企业最大的错误在于,我的奶酪意识太强了,谁也不能动!”孙博士表示,中国带头制定本地标准,就是为了扩大市场分额,推动市场竞争,并不带有其他色彩。显然,垄断惯了的国际大企业有些敏感过度。

据孙博士介绍,国际企业在此次标准争论中,首先给中国标准扣上了一顶大帽子:技术落后,不符合用户需求,通过政策干涉强加给用户,以标准的名誉保护落后技术。

“争论了那么久,最本质的焦点就是这个。”孙博士表示,真正落后的技术谁也保护不了,外企争论的实质其实是他们对未来市场缺乏足够的自信。

从韩国控制电信标准,欧洲控制操作系统的经验来看,孙博士认为任何一种标准的制定肯定首先考虑本地利益,所以中国各界应该旗帜鲜明地支持本地标准的推动。话说回来,中国有着广阔并且独特的市场,理应拥有更符合中国需求的标准。

因此,由本地企业发起、信产部牵头制定一些保护民族利益、保护民族品牌的标准,“只要它的技术有竞争力就无可厚非”。据孙博士介绍,这是一种世界通行的做法,当然前提是不能保护落后技术。

在孙博士看来,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想继续搞垄断是非常难的。中国倡导本地标准无意搞垄断,市场是开放的,中国不会为了保护市场而故意弄得跟别人不一样。目前行业仍缺乏标准,大家不妨端正心态坐下来讨论,一起制定市场规则。

“这是一个未知的领域,未来除了拥有中国自己的标准,还可以有IBM的org组织,或者Sun公司的标准。”孙博士表示,3G都有3个标准,刀片服务器市场完全也可能这样。最后可能统一,也可能不统一。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