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委回应IBM:中国不会屈从跨国垄断

互联网 | 编辑: 杨雪姣 2007-07-10 10:44:00转载

6月25日,针对近日有IBM高管对中国自主研发刀片服务器等一些高性能计算机标准进行评价,信产部下属的中国电子标准化协会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高标委)秘书长曾宇特意召集极少数媒体进行回应,他表示,“全球服务器多数被外国企业垄断,中国企业联合起来制定中国标准不是要形成垄断,反而是要推翻原有垄断。中国企业不可能只为外国企业贴牌。”

不反垄断只能成为贴牌企业

高性能计算机目前应用广泛,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制高点。其中,刀片式服务器又是重中之重。与传统的服务器相比,刀片服务器更像一种时尚的电子消费品。服务器被设计成刀片形状,完全可以像书架上的书一样整齐插入到特定的机架中。这样一个机柜可用高于从前数倍的容量搭载几十个刀片服务器,从而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工作能力。

此前,有IBM高管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提出建立本地刀片服务器标准这样一个概念本身没有问题,“但现在很难用政府的形式,用某一个国家单独的标准,要求全世界都遵从”。

对此,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标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曾宇表示,“IBM说我们想主宰标准,其实刚好相反,这正是我们成立高标委的原因。目前,全球服务器大多被IBM、HP垄断,占据了80%的市场,他们还成立了一些标准组织,确定了标准,而且是排它性的。这对于用户来说意味着什么?就是要垄断市场。一旦垄断,国内企业只能为他们贴牌,为他们打工”。

制定中国标准并非制造门槛

曾宇说,我国成立高标委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曙光联合了32个国内企业就是要推翻外国企业这种霸权主义,“我们不是要形成垄断,反而是看到了这种原有垄断对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危害,所以要推翻这种垄断。为了让用户买到高效的产品“。

他举了个例子:“由国外厂商操纵的很多产品不能保证。我本人是财政部国库司的评判专家,我自己就亲自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招标,在那次招标中,有外国企业用过时技术来提供。”

曾宇介绍说,国外大公司起步早,他们可以独立开发整个刀片服务器,国内客户在产品不兼容的情况下会更愿意倾向于选择国外大公司的产品;国内企业起步晚,如果还不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还是各自为战,根本无法同国外同行竞争,只有制定国内统一的标准,才能在未来几年与国外企业抗衡。

但曾宇同时澄清:“我们从来不希望依托于某个标准做门槛,之所以开发这个产品就是要形成没有国界的技术规范,全球没有统一的刀片服务器标准,我们也在争取国内绝大多数服务器厂商加入,也有一些外国企业已加入,我们甚至在与国际组织合作,看能否成为国际标准”。

没有标准就丧失了集体话语权

对于个别外国巨头宣称已开放刀片服务器技术,曾宇反驳说,“他们开放的只是一部分技术,计算刀片的标准、软件等都不开放。也就是说,按照它的标准无法复制一台完整的刀片服务器,只能造出部分环节的产品,如果跟着他们走,继续使用他们的标准,中国企业能制造部分环节的产品,但实际上就成为他们的零部件商,成为他们的奴隶”。

他强调说,“无论外国企业怎样评判,如果没有中国自己的标准,我们一定会走向寒冬,我们的大好江山就沦陷了。现在做这个标准还有机会,如果不抓住,我们就丧失了民族产业的集体话语权”。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