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捷径之专业课篇

互联网 | 编辑: uker编辑1 2007-07-10 00:30:00转载

课本+练习题+真题= KO
专业课和数学一样,也是提分的一门科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专业课科目不同,复习方法不同,但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转专业学生。我身边不少人都挂在了专业课上。不是没过线就是分太低。
其实对于数学和专业课,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各种方法千万不要只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找到更适于自己的方法。
【考研资讯网,只收集最有价值的考研资讯和资源!】


1. 我的考研之路(专业课只有一两本书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我专业课复习是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的,转校转专业。专业课本只学了一部分,
但和数学相似,计算较多,比较容易上手。千万不要报那种有 N 门科目(包括复试),一门也没学过的专业(除非你特强,因为我认识的人中还没有成功的呢),至少要学过一部分。
1) 3 月初开学—— 8 月 15 日 :课本和课后题做了两遍。基本掌握了各个知识点,能熟练解答。
2) 8 月 15 日 —— 10 月 9 日 :弄了两遍课本,感觉课后题题量不大,且比较简单,最关键的是已经比较熟了,看着就要吐。于是把与课本对应的习题集做了一遍。水平大有提高。
3) 10 月 9 日 —— 11 月 10 日 :又做了一遍课本,主要目的是建立框架体系,融会贯通。做完后专业课信心十足。
4) 11 月 10 日 —— 12 月 11 日 :做了一遍十年真题。边做边总结,边总结边提高。做完后基本找到了真题的出题规律。
【考研资讯网,只收集最有价值的考研资讯和资源!】


5) 12 月 11 日 ——考试:先用几天时间写了篇文章,总结了十年以来的所有考点,并利用本人的专业知识,对考点逐个进行预测(和写这篇文章一样,过程比较痛苦,但完成后颇有成就感),之后又把真题、课本、课后题、总结的东西扫了一遍。进考场前专业课基本没问题了。
2. 参考捷径
十分庆幸自己专业课开始的比较早(而且也应该比较早)。 不少人建议 9 月 1 日开学再开始复习。我认为不太好。因为越到后来,时间越紧。早开始复习,能为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期政治的复习留出充足的时间(当然,这就要求提早确定要报考的专业和学校)。不同专业,分数没有可比性。我当时的目标是 150 分。按照下边这条路走下去,专业课不敢说满分,至少应该不低。
1) 3 月初开学——暑假前:课本、课后题仔细做一遍,一定要细,基本每句话都看,一个点也不放过。目的:熟悉各知识点和大纲基本要求。
2) 暑假放假—— 9 月 1 日开学:课本、课后题再做一遍。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掌握各知识点。
3) 9 月 1 日 —— 11 月初:找课本对应的习题集或其他学校历年考研题、期末考试题做一遍。有时间的话就把课本跟着扫一遍。目的:提高解题能力,融会贯通。
4) 11 月初——考前一周:把专业课历年真题做 1 、 2 遍(留一套)。有时间的话把课本再认真看一遍。这一遍复习就是要求精,一定要研究真题。历年真题中,有的是每年都考,有的则是每年都有变化。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夯实基础。
5) 考前一周——考试:看做过的题,总结的笔记,做一套真题。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作者的话:考研结束了。本人以较高的分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在近一年的备考过程中,不断有人问我:“考研有没有什么捷径?”(其实,不走弯路就是捷径)。“怎么复习才能考上?”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总结了一些考研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在考研路上行走的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本文由五篇文章组合而成,写作目的是:尽我个人的最大努力帮助愿继续深造的人才们少走弯路,顺利考上研究生。

 

 如果想了解更多英国留学申请 签证 学校排名 留学论坛 等相关信息以及详细资讯,欢迎点击中英网http://www.uker.net/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