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目前在我国的整体应用现状是应用时间早、应用数量少、应用周期长、应用范围不均衡、应用深度不够、应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7月5日,“第四届中国制造业ERP应用年会”在重庆隆重举行。会上,专家提出:“ERP目前在我国的整体应用现状是应用时间早、应用数量少、应用周期长、应用范围不均衡、应用深度不够、应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ERP是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缩写,即企业资源计划。作为企业信息化的排头兵,,ERP产业的发展向来备受瞩目。但是,ERP在中国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后,而今却面临着产业全军覆没的危险。
产品泛化和领导厂商转型是产业覆没诱因
近几年来,中国的ERP业界一直处于混乱不堪的尴尬局面。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厂商看中了中国ERP市场这块宝地,纷纷希望加入淘金,因此无论是拥有什么功能模块的软件,都被这些厂商统称为ERP卖给企业。相关数据统计证实了这一点,截止2006年底中国号称可提供ERP产品和服务的公司超过1000余家(而目前全球其它国家的ERP公司相加也不过区区数百家),中国ERP市场上的竞争惨烈程度可想而知。07年伊始一些相对有实力的厂商纷纷提出了转型策略,如用友在新三年的战略上就明确提出用友要转型移动商务,有试图消去自己ERP痕迹的嫌疑,大的ERP厂商纷纷另起山头,而小ERP厂商又难以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产品不成熟和服务能力的问题,ERP实施成功率持续偏低的情况始终没有改变。IDC报告曾分析,导致中国ERP业界混乱不堪的原因在于在纷繁的ERP产品已经缺失了ERP本来的特征。业内人士称,长期以来,ERP在中国已被严重泛化。ERP的泛化给企业用户理解ERP造成了很大的误导。很多企业实质上并不是做ERP的,其能力和经验都不足以扮演有竞争力的ERP供应商角色,但是却披着ERP的外衣。其产品是被泛化了的ERP,本身被赋予过量的信息,这容易导致客户在面临ERP选型的时候无从下手,并且对ERP的期望值普遍偏高,这就是ERP在中国的成功率极低的原因之一。
泛化了的ERP产品和鱼龙混杂的ERP厂商导致了中国ERP市场上竞争无序且过度,尤其在总量偏大的中低端市场,这使该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并不乐观。
外资厂商进一步挤压行业空间
长期以来,ERP产业利润最高的高端ERP市场一直被国外ERP巨头所垄断,这与台湾有很大的不同,在台湾SAP、ORCALE等ERP巨头的年销售额相加,也没有鼎新一家ERP厂商的高端产品销售额多。
目前,国外ERP厂商显然不仅满足于在国内高端市场的收获,在经过将近十年的准备时间后,开始进一步向市场中低端探入,SAP、ORCALE等厂商分别发布了各自的中小企业战略。而近期,李文俐上任以及以西曼为代表的德籍高管的全部离去,表明SAP正在努力通过更深入的本地化来打开中小企业市场。
高端市场不保,中低端市场又面临外资厂商的打压,“以前,SAP等国外品牌ERP企业主要集中在三资企业中,现在,外资和本土企业两大阵营都集中到国内SMB市场了。” 计世咨讯高级分析师曹开彬认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中、外ERP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事实上,国际厂商在ERP市场争夺战中,已经开始显现上升态势。据计世资讯分析,2006年国外品牌整体表现比国内品牌强。以此趋势发展,中国民族ERP品牌不久后将迎来更大的危机。
产业春天何时来
IDC发布的《中国企业应用解决方案市场2006-2010分析与预测》显示,以ERP为核心的国内企业应用软件市场在近两年保持了稳步增长态势,并将在未来五年内达到17.4%的复合增长率。国内ERP的市场需求仍然处于持续扩大之中,加上政府对信息化,尤其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视和扶持,中国ERP市场的发展潜力还很大。
目前,用户的成熟度提高,ERP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客户务实、买方主导”的阶段。ERP厂商想要真正满足中国企业的需求,就必须以客户应用为导向,研究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拥有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整合性解决方案的能力,这需要厂商长时间积累与投入,避免急功近利的做法和心态,也只有这样整个ERP产业才能延着一条健康的道路向前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