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平板电视产业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张、结构持续调整、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转型和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发展态势,07年的平板电视市场走向依旧高调上扬。产销规模的增长速度超过10%。尤其是在全球大市场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我国平板电视市场,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的扩大和
随着平板电视产业表现出规模不断扩张、结构持续调整、市场需求旺盛、行业转型和市场竞争压力增大的发展态势,07年的平板电视市场走向依旧高调上扬。产销规模的增长速度超过10%。尤其是在全球大市场中占有很大比例的我国平板电视市场,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竞争形势的加剧,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而相对于整体市场的火爆,个体厂家的表现却显得些许萧条。竞争日益激烈,蛋糕越切越小,企业利润也出现持续走低的情况。
同质竞争 陷入红海
平板电视生产的关键环节在于面板,实力雄厚的LG、三星、夏普等外资企业因掌控了面板的生产资源,在平板电视问世初期牢牢地占据了整个中国市场。不甘寂寞的国内企业,为能尽快打入这一市场,纷纷采用从日韩、台湾的厂家进口面板、自行组装的策略。由于组装平板电视的技术要求不高,TCL、海信、长虹等国内一线厂商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打破了外资企业一统天下的局面。但平板电视市场百花齐放的好景不长,激烈的价格战很快打响。平板电视的降价,可谓是电子产品领域的“大跳水”。那些几年前还只能让人驻足远观的天价电视,在产量激增、厂家之间竞争的压力下,价格比从前降低了数倍,一台30寸左右的平板电视现在只需几千元,就可以轻松带回家。
进入2007年,持续两年多的国内平板电视价格战非但没有偃旗息鼓,反而继续升温。相比CRT,平板电视从市场开始发展到陷入全面价格战的时间实在太短了。这种过早地进行价格战的行为迅速挤压了平板电视应有的利润空间,行业人士透露,扣除渠道商、物流、人员、库存费用,国内厂商平板电视的利润甚至不到1%。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没有积累出用于技术开发的资金,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平板电视行业洗牌初露端倪,一些二、三线品牌被迫退出市场。
科技利剑 披荆斩棘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电视生产厂家也纷纷开始反思,单纯的价格战除了降低整个行业的利润空间外,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利益。可以说在价格战中,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赢家。从大的市场反应来看,价格虽然是策动市场需求潜力的最为重要的因素和手段,但当价格因素引导消费者关注市场之后,消费者的理性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强,注意力也会向产品品质、服务以及功能需求方面转移。
国际品牌LG可以说是较早注意到这一问题,并成功地突破价格战“红海”取得成功的电视生产商。LG电子(中国)有限公司家电营销总部营销总裁姜泰吉指出:在价格战的背后,企业应把精力投入到产品品质的提升、产品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尤其是技术的创新当中;市场竞争应从单纯的降价促销转变成技术与品质上的较量,只有这样,一个成熟理性的企业才能在今后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曾经,在CRT独占电视市场的时代,LG第一个尝试向平板行业转型,跨出了整个行业的第一步。为进一步巩固在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的领导地位,去年LG在中国启用了XCANVAS品牌,并以独创的思维、领先的技术,推出“左右时间”功能,并借此杀出重围,再次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左右时间”可以让现场直播的节目随时回放、随时暂停和随时继续,无论什么时候看电视,都可以让时间在你手中掌控自如。“左右时间”的创新价值改变了人们对电视的传统“看”法,让用户体验电视方式变得更加主动、更富有乐趣。虽然具有“左右时间”功能的系列平板电视,平均售价要比一般功能的平板电视高出2000元以上,却依然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
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用差异化的发展策略拉开与竞争者之间的距离,是企业摆脱同质化“红海”泥潭,最直接和有效的方法,也是考核一个企业实力最为严酷的标准。企业创新,产品升级,弃旧获新,这是自然法则,也是市场规则,更是推动平板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尽管行业内在这一问题上能够达成共识,但深入到操作执行层面很多企业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这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强大的研发队伍的支持,也正是这一鸿沟划开了一线厂商与二三线厂商之间难以跨越的壁垒。
领先战略 占尽先机
LG 能在中国本土几近惨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一直保持自己的龙头地位,也是得益于在技术创新上的大力投入。无论是资金上还是人力上,只要是涉及到产品研发,LG集团总部都会对研发部门给予鼎力的支持。LG 的产品调研团队,深入消费者当中,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从中分析潜在的需求点,为产品研发提供明确的方向。这样的研发组合保证了,LG电视每项新技术、功能的推出都能切实的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优异的销售业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