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怎样 结果如何新课程高考专家教师怎么看

互联网 | 编辑: uker编辑1 2007-07-31 00:30:00转载

[新课程高考]

 

  作为四省区首次新课程高考之一的广东省,今年高考怎么样,各科命题的水平如何,考试结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为广大考生、家长及社会公众所满意,请看部分专家教师的观点---

 

  新课程高考,专家教师怎么看

  专家学者认为,今年高考广东卷命题总体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立意,强化对基本素质的考查;学科考试注重综合考查考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夯实基础,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的持续发展。各学科合理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及难度分布,针对文科和理科两大类考生的特点,力求实现文科和理科各选考学科之间整卷难度均衡。在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9个学科设置了选做题。语文、文科数学、理科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和地理10个学科的试卷,均设计了所有能力层级要求的试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

  难度适中注重能力考核

  华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柯汉琳

  广东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意向、内容、题型、结构等都比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和广东省高考大纲、考试说明的精神,并体现了对往年命题设计的承接和革新的统一,稳中有变,难度适中,注重能力的考核。

  与近三年(广东自主命题以来)比较,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难度不算高,相对而言,今年考题难度较大的是选考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提问分别有3道小题,其中有一两道题难度较大。

  例如第17、18、19、21小题。我个人认为,选考题加大一点难度是完全必要的。

  评卷结果显示:主观题平均分达到71.17分,比去年提高了2.9分。其中第9小题(古文断句与翻译)平均分5.09分;第10、11小题(古诗鉴赏和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6.74分;第14、15小题(现代文阅读)

  平均分5.26分;第16、17、18小题(文学类文本阅读)平均分7.08分;第19、20、21小题(实用类文本阅读)

  平均分7.57分;第22小题(语言表达运用,看图说话)平均分3.50分;第23小题(压缩语段)平均分3.63分。

  今年的作文题以“传递”为话题,颇出人意料,但社会舆论较为肯定。相对其他省市的作文命题而言,广东这一作文题还是比较好的,有时代感,简洁明确。

    数学

  提高思维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华南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丁时进

  今年高考广东数学卷,作为对我省实施高中新课标的第一次检验,在试题上力求做到平稳过渡,同时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文、理科试题都没有超纲,在总体难度上比去年略有下降。

  试题力求反映新课标的新理念。在试题的形式上,针对文、理科学生的不同特点,拉开了两类试题的难度。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方面,今年试题的显著特点是加大了具有应用背景问题的分量。无论是选择题中的数据处理、物流调配,还是解答题中的回归方程,虽然没有很强的理论含量,却有常用的实际背景,同时加大了阅读量。有些问题,只要学生能力较强,即使在备考时没有重点复习准备,也是能解答的。这样就体现出新课标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一个重要理念---“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文、理数学试题中,都命制了选做题,体现了新课标“适应个性选择”的理念。在试题内容上,在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命题的原则下,源于教材,拓展教材,着力考查学生能力。一个简单的立体几何的体积问题,在文科数学卷中展现出对三视图、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而在理科数学卷中,加入了“运动”的元素,展现了对数形结合、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及创新意识的考查,体现了新课标的“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以及“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理念。

  英语

  以考促学 学以致用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文化学院教授 赵一农

 

  2007年广东省英语高考试卷在力求向新考试大纲和新课标平稳过渡的前提下,向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发出了一个强烈信号:学英语不再是为考试而学,学英语的正确目标是学以致用。

  试卷增加了主动产出题型的题量。这些题型的分值为60分,占全卷的40%。分别是“听取信息”、“语法填空”、“基础写作”和“读写任务”。主动产出题型的特点是考生在做题时要有语言输出。这种题型能较好地测试考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避免高分低能。

  试题语料贴近生活。第一,听力部分增加了现实话语中常出现的典型特征,包括交谈中的重复、纠正和插入等语言现象。这对水平高的学生有利,为他们加工所听到的信息赢得了更多的时间;对水平低的学生则不利,这些现象会干扰他们获得信息。第二,试题语料含有较多新科技产品的词汇。第三,与中学生有关的事物在考试中屡次出现。第四,“基础写作”内容是“谁是你的偶像”,着实为中学生喜闻乐见。

  加强对实用技能的测试。如“信息匹配”测试考生的跳读和略读能力。在日常看报读书中,我们不会逐字逐句去研读,而是快速浏览,寻找重要的相关信息,分类广告更是一目十行。跳读和略读是非常实用的阅读技巧。跳读和略读能力同样适用于“阅读”部分试题。

     物理

  强调概念原理理解分析应用

  

  华南师大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教授 刘琼发

 

  2007年广东高考物理试卷成功实现采用高中新课标后的平稳过渡,考题比2006年降低了难度,提问逐步加深,有利于学生回答问题,体现了高中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对引导高中物理教学,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明显作用。

  今年的最后一道考题,有40%左右的学生进行了解答,而2006年不到10%的学生解答了最后一题。从解题的方法来看,2006年以前的考题,由于知识的综合力度较大,有些题的解法和答案多达五种以上,而2007年的考题大都只有一两种解法,可见2007年的考题综合考查的难度有所下降。

  今年的物理考卷有部分考生感到较难,其实是考卷的总题量偏大所致。为了降低梯度和给考生增加得分的机会,2007年的第二部分考题的八道题大都比2006年增加了提问,共增加了七个提问要学生回答。

  另外,有些填空题也要通过分析、计算得出答案才能填空,加上为了说明情景和条件,使学生感到阅读量偏大。

  物理高考评卷注重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分析和应用,注重学生解题过程,不只是看结果和得数。如果学生没有做完该题,而该题的概念、原理表达、分析、应用正确,只是得不到未完成部分的分数,整题的得分未必就会低。

  化学

  立足学科基础 考查探究能力

  华南师大化学与环境学院教授 陈红雨

 

  2007年广东省普通高考化学试题设计力求将新课程理念与化学学科特色相结合,立足基础,以能力立意,加强对考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和化学科学素养的全面考查,特别是在“科学探究能力”考查上作了很有价值的尝试。

  该卷的试题编制具有情境性、生活性,情境设计选材新颖,素材广泛,能很好地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同时体现化学科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试卷的题目情境设置对于广大考生具有很好的公平性和导向性,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

  试卷突出考查能力,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着重考查了考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信息获取及分析处理和应用能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的能力。能力考查类型试题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以化学实验为主题的试题比例较以往有所加大,强调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2)以实际化学问题解决作思路设问,在问题解决中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如果想了解更多英国留学申请 签证 学校排名 留学论坛 等相关信息以及详细资讯,欢迎点击中英网http://www.uker.net/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