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otkit真刀真枪的权限保卫战

互联网 | 编辑: 2005-06-29 00:00:00转载 一键看全文

通常,我们在获得了对目标的控制权后,还想保持这种控制权限,于是就出现了木马后门,Rootkit之类的保护权限的手段。

1通常,我们在获得了对目标的控制权后,还想保持这种控制权限,于是就出现了木马后门,Rootkit之类的保护权限的手段。首先来说一下我们常见的应用层次的木马后门,比如我们常见的远程控制类的软件,像国外的Sub7,VNC,netbus,国内的冰河,灰鸽子,黑洞等等,这些大家都很熟悉就不详细介绍了。此类后门很容易被发现,现在的杀毒软件大多都能轻松的查杀,即使暂时查不到,用其它手段检测发现也不困难,而这次给大家介绍的是比一般木马后门潜伏的更深木马后门--Rootkit。 

  传统的Rootkit是一种比普通木马后门更为阴险的木马后门。它主要通过替换系统文件来达到目的,这样就会更加隐蔽,使检测变得比较困难。传统的Rootkit主要针对Unix平台,例如Linux、AIX、SunOs等操作系统,有些Rootkits可以通过替换DLL文件或更改系统来攻击Windows平台。Rootkit并不能让你直接获得权限,相反它是在你通过各种方法获得权限后才能使用的一种保护权限的措施,在我们获取系统根权限(根权限即root权限,是Unix系统的最高权限)以后,Rootkits提供了一套工具用来建立后门和隐藏行迹,从而让攻击者保住权限。 

  传统Rootkit对Unix的攻击 

  RootKits是如何实现后门的呢?为了理解Rootkits后门,有必要先了解一下Unix的基本工作流程,当我们访问Unix时(不管是本地还是远程登录),/bin/login程序都会运行,系统将通过/bin/login来收集并核对用户的帐号和密码。Rootkits使用一个带有根权限后门密码的/bin/login来替换系统的/bin/login,这样攻击者输入根权限后门的密码,就能进入系统。就算管理员更改了原来的系统密码或者把密码清空。我们仍能够使用后门密码以根用户身份登录。在攻入Unix系统后,入侵者通常会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动作,如安装嗅探器收集重要数据,而Unix中也会有些系统文件会监视这些动作,比如ifconfig等,Rootkit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它会同样替换一下这些系统文件,通常被Rootkit替换的系统程序有login,ifconfig,du,find,ls,netstart,ps等。由于篇幅问题,这些系统文件的功能就不一一罗列,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查找,现在Rootkit的工具很多,里面基本都是包含一些处理过的系统文件来代替原来的系统文件的,像tOmkit等一些Rootkit就是比较优秀的了。 

  防御办法:Rootkit如此可怕,得好好防它才行,实际上,最有效的防御方法是定期对重要系统文件的完整性进行核查,这类的工具很多,像Tripwire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文件完整性检查工具。一但发现遭受到Rootkit攻击,必须完全重装所有的系统文件、部件和程序,以确保安全性。 

  写到这里,战争似乎结束了,然而更可怕的Rootkit还没登场,那就是内核级Rootkit。在大多数操作系统中(各种Unix和Windows),内核是操作系统最基本的部件,它控制着对网络设备、进程、系统内存、磁盘等的访问。例如当你打开一个文件时,打开文件的请求被发送到内核,内核负责从磁盘得到文件的比特位并运行你的文件浏览程序。内核级Rootkit使攻击者获得对系统底层的完全控制权。攻击者可以修改你的内核,大多数内核级Rootkit都能进行执行重定向,即截获运行某一程序的命令,将其重定向到入侵者所选中的程序并运行此程序。也就是说用户或管理员要运行程序A,被修改过的内核假装执行A,实际却执行了程序B。

  

提示:试试键盘 “← →” 可以实现快速翻页 

总共 3 页123
一键看全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