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日前公布的《2007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显示,我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在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后,今年又出现较大反弹,达到91.47%。
在受病毒感染的用户中,感染病毒3次以上的用户达53.64%,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调查显示,趋利性成为计算机病毒发展的新趋势。网上制作、贩卖病毒、木马的活动日益猖獗,利用病毒、木马技术进行网络盗窃、诈骗的网络犯罪活动呈快速上升趋势,制约了我国网络银行的普及应用,网上治安形势非常严峻。
“密码、账号被盗”现象猛增,成为病毒危害的新特点。2007年密码被盗占调查总数的14.24%。这是由于当前木马、病毒很多具有盗窃用户敏感信息的特点,并且犯罪分子将木马、病毒和相关技术作为从事网络犯罪活动的主要工具和手段。
近年来病毒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仅拥有蠕虫病毒传播速度和破坏能力,而且还具有木马的控制计算机和盗窃重要信息的功能。2006年“熊猫烧香”这一复合型病毒的出现改变了病毒制作者的想法。他们发现,利用蠕虫的传播能力和多种传播渠道,可以更快、更多的帮助木马传播,从而攫取更大的非法经济效益。“熊猫烧香”病毒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感染了数以万计的机器,疯狂下载、运行各种木马程序,给被感染的用户带来重大损失。继“熊猫烧香”之后,复合型病毒成为了病毒制作者的新宠儿,这一类型的病毒大量出现,比如仇英、艾妮等病毒。
同时,网上贩卖病毒、木马和僵尸网络的活动不断增多,且公开化。利用病毒、木马技术传播垃圾邮件和进行网络攻击、破坏的事件呈上升趋势。
专家说,病毒的制造、传播者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越来越强,这种趋利性引发了大量的网络犯罪活动,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和技术,另一方面要提高对网络犯罪活动的发现和打击能力,遏制网络犯罪活动的上升势头。
自从2001年4月公安部主办了我国首次计算机病毒疫情网上调查工作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七次调查活动。
截至2007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从2001年的2650万户激增到目前的1.62亿户,仅次于美国2.11亿户的网民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