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到底毁在谁手里

互联网 | 编辑: 2007-10-18 13:30:00转载
英俄之战第78分钟,英格兰换人,兰帕德、克劳奇和唐宁同时站在场边,麦克拉伦一换就是三个人。此时距离比赛还剩10多分钟,离俄罗斯反超比分也过去了6分多钟,英格兰的孤注一掷显得有些迟了。

  一口气换三个人,看上去颇有“气魄”,像是前切尔西狂人穆里尼奥的手笔,但在麦克拉伦,却只是被动中的亡羊补牢。从节奏上说,英格兰已经错过了最佳调整时机,此类换人只是在勉力补救。

  下半时希丁克指挥俄罗斯队大举压上,英格兰陷入极度的被动,中场失控,而且前卫线被压缩的很深,俄罗斯形成对英格兰禁区的围攻。麦克拉伦称点球是转折,此前俄罗斯没有机会,但问题在于比赛的势已倒向主队一边,如希丁克所说,“持续施压就有机会”,点球破绽和4分钟后的补射破门,正是持续压力下的结果。

  中场线被迫后撤,这不是主教练的罪过,而是球队体力下降、在对手施压后的自然结果,杰拉德、巴里等人不是不想压上去,而是有心无力,麦克拉伦也不是不想控制中场,把保守的帽子扣在他头上有失偏颇。但问题是,既然场上球员已经无力反弹,只在勉励维持,那么主教练就该做些什么,来力争改变局面,而不是坐在场边无动于衷。

  从第55分钟左右俄罗斯掀起攻势,到帕夫柳琴科反超比分,英格兰在长达22分钟里被动挨打,但令人诧异的是,麦克拉伦毫无反应,迟迟按兵不动,他要么是观察力不够,没有嗅到局面的变化和潜在的危险,要么就是在等场上的球员咬牙扛过去,却没有想到自己做些什么来扭转局势。

  英格兰失势主要在中场,右路赖特-菲利浦斯消失,左路乔-科尔被压得需要时常回撤到左后卫位置,中路的巴里杰拉德压力巨大,防守时甚至被迫回撤到禁区内,在这种极度被动的局面下,主教练该是第一个做出反应的人,英格兰板凳上还有兰帕德、菲尔-内维尔等中场棋子,此时通过换人调整、加强中场的控制是要务,但麦克拉伦却显得反应迟钝。

  等到连换三人,但却为时已晚。克劳奇等人上场后,看似英格兰夺回了主动权,但那是因为俄罗斯胜局在握主动后撤,英格兰除了高吊球,打不出像样配合,虽然声势大,但真正的破门机会却没有。

  希丁克的临场指挥,却显出了老道和经验。半场0比1落后,他换下失误的后卫贝雷祖斯基,重新振作士气,第58分钟换上前锋帕夫柳琴科,掀起了进攻狂潮,而这名替补前锋独中两元,成就了荷兰人又一换人上的经典之作;第90分钟,希丁克用后卫科洛丁替下全场闪光的前锋阿沙文,既是拖时间、又巩固防线顶住英格兰最后的高球轰炸,从时机、节奏和所起的作用看,希丁克的换人都显示出功力,相比之下,球队被动时反应迟钝、等比分被反超后才急急忙忙的连换三人,麦克拉伦明显技逊一筹。

  英格兰此前的5个3比0,一度让麦克拉伦开始赢得好评,但其中对安道尔、以色列和爱沙尼亚的4场,因对手太弱,含金量并不高。主场拿下俄罗斯是一场好球,不过客场关键战才是对主教练能力的真正考验,在莫斯科,麦克拉伦和他的球队并未过关。英国通讯社评论道,如麦克拉伦所说,俄罗斯客场打以色列必须获胜,是有一定压力,但真正巨大的压力,已经落向了英格兰主帅的肩膀。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