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Q3业绩依然喜人 改用英特尔芯片的真正目的

互联网 | 编辑: 2005-07-21 00:00:00转载

国苹果电脑本季度(2005年4月~6月)的业绩创下了单季度最高记录。其销售额达35亿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纯利润则达3亿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同比增长425%。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Pod强劲的销售势头,而有趣的则是作为该公司主

  【日经BP社报道】美国苹果电脑本季度(2005年4月~6月)的业绩创下了单季度最高记录。其销售额达35亿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5%;纯利润则达3亿2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同比增长425%。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Pod强劲的销售势头,而有趣的则是作为该公司主业的个人电脑近来也开始出现增长。

  苹果上季度共销售了118万2000台Mac。比上年同期增长35%,为业界平均增长率的3倍左右。其中在美国销售了大约60万台,相当于该季度整个美国PC市场(约1500万台)的4%(苹果电脑一般情况下仅占全球PC市场份额的2%强)。但如果仅看Mac瞄准的一般消费者市场的话,这一比率要高达37%。除热情的Mac发烧友之外,在iPod的“晕轮效应”下还出现了许多新用户(据苹果透露,到Apple Store直销商店购买Mac的人当中有40%是新用户)。

  从计算机的发展史来看,小型机、工作站以及个人电脑用OS和应用程序等一旦失去了市场占有率,很快便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上世纪90年代,笔者曾通过《日经Mac》、《日经CG》等杂志亲眼目睹了计算机业界的激烈竞争和残酷淘汰。正因如此,看到市场份额降到仅有2%的产品能东山再起,笔者觉得真是难以置信。这在计算机产业史上恐怕尚无先例。不过,在生物界这却是司空见惯的事——拥有与众不同的基因的个体更容易在激烈的环境变化中存活下去。

  在过去20年激烈的性能竞争和价格竞争结束后,个人电脑逐渐成为一件日用品。这一环境变化或许使得Mac得以存活下来。因为既然是日用品,优先考虑外观设计和品牌印象而不是功能和价格的人就大有存在。

  据预测,2005年全球PC需求量为大约2亿台,市场规模依然庞大。不过,由于发展中国家所占的比率不断上升,硬件厂商所获利润势必更加微薄。在这一形势下,苹果如果继续以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为销售目标,维持植根于品牌影响力的价格优势,那么这种商务模式也并非完全行不通。

  另一方面,将为这2亿台PC中的97%提供OS的美国微软计划2006年底推出下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然而,大多数的企业用户对采用新型OS并不热心,因为没人愿意花费庞大的过渡费用。微软虽然是一家超级企业,但其最大的收益源仍是PC部门。估计微软将会以安全功能更强为由花大力气鼓励用户改用新OS。

  其实对于那些为安全问题大伤脑筋的企业,Mac是最佳的解决方案。大企业的系统部门肯定不喜欢员工混杂使用Mac和Linux,不过,从生物学上讲,所有均采用统一配置的电脑远不如混有几个“基因”不同的个体更加安全。总部设在Cupertino的苹果公司肯定不会错过这一大好时机,恐怕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开会研究作战方案。毕竟,只要有1%的Windows用户改用Mac的话,其销量就将增长50%。

  易用性高、更加安全的MacOS X与摆脱高价Office软件的商务解决方案难道不会出现吗?自主浏览器Safari、5万日元左右一台的Mac mini、与PowerPoint兼容的Keynote、与Word兼容的Page,以及提高与Windows网络的兼容性等等——苹果最近一两年以来推出新产品、提高OS功能无不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商务用途环境。表格计算软件可能也已制作完成。

  最后一个问题是企业用户的Windows软件如何向Mac移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苹果决定换用英特尔的芯片,迈出了“调整基因”的关键一步。向英特尔架构过渡后,低级别软件(例如迄今谁都不愿意接手的设备驱动等)的移植性能将会更高,建立Win/Mac的“双启动(Dual boot)”环境后,还可以运行特定的办公软件。当然,苹果选择英特尔的还出于硬件价格低、芯片供应稳定的考虑。

  笔者的推测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问题在于2亿台个人电脑的OS及办公软件几乎被一家企业独占——这一计算机发展史上罕见的状况到底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与个性化色彩过于浓厚的苹果产品相比,更多的人寄希望于Linux或者一种崭新OS的亮相。不管怎样,无论你业务做得多么大,人们还是希望计算机世界能是一个允许多种“基因”共存的社会。

  本季度Mac的销量按不同地区来看,如前所述美国增长26%,达到59万5000台,欧洲地区也增长了48%,达到28万台强;而仅日本减少了7%,下降至7万6000台。这仅是市场营销的问题呢,还是另有其他原因?(记者:田岛 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