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可能性不大”是否可以松口气?

互联网 | 编辑: 2007-10-23 14:30:00转载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认为,从当下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同时上涨的迹象中,已经可以看出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强化的苗子,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导致今天物价上涨的现象转变成今后严重的通胀问题

【背景】十七大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之鑫表示,由于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价格总水平仍将可能在高位持续一段时间,但是,整个价格大幅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
  他介绍说,9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6.2%,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他还说,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概念。CPI的上涨并不等同于通货膨胀,从现在来看,中国的CPI,就是1-9月份上涨了4.1%,比前8个月提高了0.2个百分点,9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升了6.2%,比8月份的同比升幅下降了0.3个百分点。
  也是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说,从今年前三个季度的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的经济温度在近几年里处于较高水平,价格在高位徘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大作为宏观调控工具的力度。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预计,一轮小型的政策紧缩周期可能在十七大结束后开始并持续至明年年初。而随着新一届领导层逐渐进入角色,为抑制通货膨胀,更加激进的紧缩政策可能被采用。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孙立坚认为
,从当下商品价格和资产价格同时上涨的迹象中,已经可以看出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强化的苗子,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导致今天物价上涨的现象转变成今后严重的通胀问题。
  他进一步指出,控制通货膨胀预期是防范未然的重要环节。否则,一旦进入通货膨胀局面,就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控制,这对今天收入差距问题还较为严重的中国社会来讲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近些年来,中国的民间储蓄在不断增加。这主要是由中国目前对外依存性的经济增长方式所决定。民间储蓄过多可以从金融体系流动性过剩的角度间接地加以观察。近来银行体系非生产性的贷款在增多。这表现在对房地产行业的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比例在不断增加,甚至发现银行资金违规入市的征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还是因为银行商业信贷的贷款条件受到企业流动性过多的抑制,而个人信贷业务却很红火,房贷利息收入普遍成为银行业高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中国可供广大消费者金融投资的渠道较少,因此,过多的储蓄流向金融市场就很容易产生资产泡沫,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反过来也能说明由资金面带来的资产价格不断飙升局面正是民间储蓄过多而无法及时配置到实体经济的一种表现。
  在他看来,人们只要判断储蓄主要是流向金融资产还是流向(资本密集型)实物生产部门,就能够预测出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显然,今天,当居民受股票收益膨胀的驱动,不断开设证券投资的账户时,当实际的交易量为此创下历史新高而再次刷新不断飙升的股价时,当企业的参股结构转向和金融投资相关收益高的部门时,储蓄向金融资产的集中现象就应该引起注意,因为通胀预期上升的依据已经显现。
  他的结论是,中国的通胀预期形成可能是结构性的(比如对外依存的经济增长模式、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过程、资本需求疲软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不完善的资本和劳动要素市场等),所以,除了利用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手段之外,我们也要加快结构调整,以期彻底根除通胀(预期)形成的病苗。

 

 


更多新闻点击

更多网友讨论请到论坛>>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