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发行A股融资投向战略透析
中国石油:石油行业的旗舰
中国石油是我国油气行业占主导地位的最大的油气生产和销售商,在由全球能源领域权威机构普氏能源公布的“2006年全球能源企业250强”中,公司名列第六位,连续五年居亚太区第一位;在由美国《石油情报周刊》公布的“2005年世界最大50家石油公司”中综合排名第七位;在由《商业周刊》公布的2006年度“《商业周刊》亚洲50强”企业中排名第一位;并当选《亚洲金融》杂志公布的“2006年亚洲最盈利公司(第一名)”。
中国石油的经营涵盖了石油、石化行业的各个关键环节,从上游的原油、天然气勘探生产到中下游的炼油、化工、管道输送及销售,形成了优化高效、一体化经营的完整业务链,极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经营效率,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抗风险能力。
该公司的勘探与生产业务在我国油气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截至2006年底,该公司的原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分别为116.2亿桶和15,140.6亿立方米,分别占到国内三大油气公司总量的71%和85%。原油产量和天然气可销售量分别为8.3亿桶和388.5亿立方米。勘探与生产业务为公司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受益于国内进入储量发现高峰。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潜力还很大、油气勘探投入加大和技术进步与理论创新三大因素催生了国内油气储量发现高峰。中国石油作为中国石油行业的旗舰,将显著的受益于这一过程。最近一年的勘探发现不断,包括英买力气田、南堡油田和龙岗气田等。随着储量的增加,产量的增长也将加速,我们预期2006-2010年中国石油的油气复合增长率将达到6.8%,显著高于2001-2005年的3.5%。
天然气将成为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的亮点。国内天然气正处于大发展的前夜,而在三大石油巨头里面,中国石油占据了最有利的战略位置。从资源来看,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占到了国内产量的75%,天然气的储量占到了国内的85%;从运输管道来看,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占到了国内天然气管道的85%。我们预期未来几年中国石油天然气产量将保持20%的复合增长,并且在这一进程中,天然气价格将每年有8%的上调,销售收入在2010年将占到上游板块销售收入的19%。天然气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烫平油价下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该公司也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品生产和销售商之一。拥有26家炼油厂、22家区域性油品销售公司以及1家润滑油生产企业。目前,公司的零售网络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占据优势地位,并迅速向东部和南部地区扩张。对炼油厂的升级改造和 成品油物流体系的建立,在未来几年将显著提升炼油和销售板块的效率。
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26.63,-1.86,-6.53%)之综合比较
从成本端来看,中国石油自产原油数量跟原油加工量基本相当,原油采购成本不随国际原油价格上升而上升(当然生产成本在上升,以及石油特别收益金在上升)。中国石化有75%的原油需要外购,原油采购成本受 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很大。
从收入端来看,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汽、柴油和煤油受到国家管制,其他产品都是自由定价。算个比例的话,大致65%左右的收入受到了国家价格的管制,35%左右能够自由浮动。这样的话,即使是中国石油,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国家不调整成品油价格的背景下,真正能够享受到油价上涨好处的只有35%的收入,而在目前国家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情况下,即原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国家还要被拿去一部分,中国石油受益于原油价格上涨的好处还会更少。总的来看,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情况下,如果国内不调整成品油价格,则中国石化的盈利会受到负面影响,中国石油对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受益的程度也受到了国内管制成品油价格和石油特别收益金的抑制,但还是提供了一个对冲油价波动的工具。
从业务板块对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比较,情况如下:
上游业务板块:在上游的业务上,中国石油相对于中国石化的优势明显。经过4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中国石油已形成一套陆相生油理论和油气勘探开发配套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领域的技术优势集中在以下方面:(1)勘探领域:岩性地层、前陆盆地、碳酸盐岩及断块等油气藏勘探地质理论及技术;(2)开发领域:聚合物驱油等三次采油技术、中深层稠油开采技术、低渗透油田开发技术;(3)天然气领域:天然气藏及凝析气藏开发技术。
这些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位置。更大和更有利的勘探区块分布:中国石油在我国境内拥有的勘查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184.0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采矿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6.6万平方公里。中国石化在我国境内拥有的勘查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98.2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采矿许可证所涵盖的总面积大约为1.1万平方公里。这里一方面面积上中国石油大的多,另外一方面在勘探区块的分布上更有利,当时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分家的时候,中国石油分到的是更有利的勘探区块。中国石化随后收购新星石油公司,就是对其分家时弱势地位的一种补偿。
天然气业务上更是占主导地位:在三大石油巨头里面,中国石油占据了最有利的战略位置。从资源来看,中国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占到了国内产量的75%,天然气的储量占到了国内的85%,从运输管道来看,中国石油的天然气运输管道占到了国内天然气管道的85%。中国石油在天然气的领域优势是中国石化所无法比拟的。炼油和销售板块:在各自区域各占优势,但中国石化效率和竞争优势更明显。首先来看业绩,由于中国石油并不单独公布炼油和销售的情况,所以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把中国石化的炼油跟销售板块相加的情况跟中国石油相比较。从最近几年的情况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最大到了350亿元,最小也有100亿元。当然一个原因是两者量的差距,中国石化的原油加工量在1.5亿吨,中国石油只有1.1亿吨。中国石化一年销售汽柴油1.1亿吨,中国石油一年销售汽柴油0.73亿吨。另外的原因包括中国石化的炼厂更有效率(表现规模经济和更好的产品结构)、物流成本更低和更高的产品实现价格(尤其是汽油)。
炼厂环节,中国石化炼厂的平均规模在750万吨,而中国石油炼厂的平均规模仅为400万吨,炼厂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中国石化更大的规模提升了炼厂部门的效益。同样加工一吨油,中国石化比中国石油的成本应该低30元/吨(含折旧)。另外从产品结构来看,汽油、柴油、航油和石脑油的收率,中国石化为77.7%,中国石油仅为69.3%,相差了整整8.4%,这是一个很大的差距,这些产品价格在4400元以上,8个点收率的相差表现在经济价值上相差很多。
销售环节,从地理分布上来看,中国石油的主要销售区域在北方,相对于南方市场,地域更广,但销售量低一些,从而在物流成本上比中国石化更高。另外一部分汽柴油产品运到南方去卖,物流成本也比较高。而从产品的实现价格来看,由于中国石化占据的是更富裕、成品油消费更旺盛的市场,相对中石油较高。以2006年为例,中国石油汽油和柴油实现的平均价格分别为5034元/吨、4409元/吨,而同期中国石化汽油和柴油实现的平均价格分别为5224元/吨、4466元/吨,平均比中国石油高190元/吨和57元/吨。
化工销售板块:中国石化占主导优势中国石油的化工业务跟中国石化相比,其效率要低不少。以2006年为例,中国石油共生产206万吨乙烯,但EBIT仅为50亿元,一吨乙烯的EBIT为2400元,而中国石化共生产550万吨(扣除了赛科、扬巴外方的权益产量),EBIT为172亿元,一吨乙烯的EBIT接近3200元。这还没有考虑中国石油的石脑油结算价格比中国石化低的因素。其实这一点从乙烯厂的规模上也可以看出来,2006年中国石油乙烯厂的平均规模为40万吨,而中国石化是60万吨。不过中国石油在对化工销售业务的统一上面比中国石化早,并且由于大部分厂在北方和西部,为了在华东、华南销售,其渠道建设、物流建设以及库存建设上面还是花了不少心血。
上炼油化工项目
拉近同中国石化的对比差距
中国石油要参与国际竞争,实行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和保持其国内油气供应主导地位是重要一环。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石油的炼油业务如果不能迅速做精做强,将可能成为其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其炼油业务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从其发表的招股书上看得出,上炼化项目将是其本次募集资金重要投资方向之一。
事实上,中国石油的下游业务在过去几年已经得到长足进步。但就炼化项目而言,目前仍不及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中国石化。
2000年中国石油原油加工量还只有8000多万吨,2006年就已跃升到1.1585亿吨,年均递增6.3%,炼油业战略布局已具雏形。按照中国石油炼化战略布局设置,已经及将要建成大连石化和西太平洋石化、兰州石化、独山子石化、抚顺石化、广西石化6个千万吨级炼油基地。
此外,中国石油还配套完善16个年产量500万吨级以上炼化厂。
维持或扩大新老油气田产能
作为国内最大的油气供应商,中国石油将长期保持我国油气生产供应中的主导地位。
截至2006年年底,中国石油14个国内油气田中有6个年产油气当量超过千万吨。包括大庆、辽河、新疆、塔里木、长庆、西南油气田在内的这6个大油气田将是主导油气增长的主力。
老油田的开发和潜力挖掘,是原油稳产增产的基础。中国石油去年生产的1亿多吨原油中,大约有70%是由开发10年以上的老油田奉献的。
围绕提高采收率和控制递减率,此前中国石油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老油田产量递减得到有效控制:大庆油田去年全年原油产量达4338万吨,长庆油田的原油产量连续6年高速增长。
该公司提出把大庆建设成为“百年油田”的目标:到2010年,大庆油田油气当量稳产4200万吨以上,2020年油气当量稳产2000万吨以上;到2060年开发百年时,大庆油田依然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与此同时,中国石油又发现探明一批有价值的新增油气储量,并快速高效建成一批新的油气生产作业区,其中在渤海湾盆地冀东滩海发现了储量规模10亿吨以上的南堡油田。公司称其为近年来取得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突破。
2006年,中国石油油气勘探获得众多突破,国内新增石油地质储量连续第三年超过5亿吨,新增天然气三级储量超过3000亿立方米。当年,公司国内原油产量10663.6万吨、天然气产量442.1亿立方米,同比分别增长0.7%和20.6%。
开发终端
扩大成品油及天然气建设零售市场
在炼油发展的同时,中国石油建成了全国性的加油站网络。加油站数目从2002年的1.3万座已迅速发展到2006年的逾1.8万座,年销量逾万吨的明星加油站与日俱增。2006年中国石油成品油零售比例达到65%,而5年前这个比例只有20%左右。
2006年,中国石油销售成品油7765万吨,同比增长1.3%,零售量4702万吨、平均单站日销量7.8吨,分别提高23.3%、13%;低成本、高效率的万吨明星站迅速涌现,中国石油万吨站数量比例不到4%,却实现了20%的销量。
在市场开拓方面,该公司提出“大流通”的概念,就是统筹优化物流仓储和配送,对生产和销售企业地付设施、仓库和运输工具进行整合。在重点港口、码头、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开发建设必要的仓库等储运设施,优化运用海运、河运、公路、铁路和管道等多种运输方式,提高配送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中国石油称,公司已经可以提前预测市场,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做好资源投放、库存增减,把握销售节奏,并对特殊时期、特殊事件重点市场、重点用户的用油加强保障。
与此同时,在天然气市场中国石油致力于天然气供应相关配套工程建设。今年西气东输增输工程进展顺利,与涩宁兰输气管道的联络线兰州——银川输气管道工程已于7月下旬投产试运一次成功。至此,中国石油的四大气田实现了联网供气,为下游终端安全、足量、平稳用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国内近80%的天然气和90%以上的天然气管道都由中国石油生产、运营。我国天然气进入发展期后,其消费量大幅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将达1400亿立方米,占一次 能源消费量的7%。
从中国石油此次发行A股募集资金的投向来看,做强相对弱势的中下游项目,在国内同行中建立和巩固绝对龙头地位,参与全球竞争的战略定位是十分清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