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8日,随着第21个黄金周落幕,内地再掀对“黄金周”的存废争议。报道称,国家旅游局官员透露,现行的休假制度将调整,有关部门的新休假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只待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中新社发谢正军 摄
中新网10月17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发文指出,在中国,黄金周存废争论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事实,即人们钟情于黄金周并非认为该制度好,而是基于带薪休假的权利还未得到切实的保障。原文摘录如下:
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期间,有个新加坡籍朋友心血来潮想打麻将,却面临三缺一的困境。事缘她的“雀友”都趁着长假,纷纷回国与家人共享天伦或到其他地方旅游去了。
这也难怪,到中国来工作的外籍人士平日埋头苦干,好容易才盼到一个黄金周,无须申请年假就可休息,机票再贵,大家还是不愿意留在工作的地方。
离乡背井的游子归心似箭,不少中国人则不愿错过到其他省市游玩的机会。数以亿计的人同时出游,刺激了旅游收入,人满为患的情况却也造成旅游景点不胜负荷。
黄金周实行了九年,每一次都有人抱怨这期间难以避免的“老三难”—住宿难、吃饭难、交通难,每一次人们也都议论长假的利弊。然而,逼近下一次的黄金周时,大家又觉得机不可失,赶紧张罗旅游住宿等安排了。
就在黄金周利弊的讨论让人逐渐失去新鲜感时,日前传出有关部门可能将黄金周的部分假期分摊到中秋节和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上。中国媒体还报道新方案目前已到最后论证阶段,有望上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此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引起广泛的关注。
专家学者和网友等纷纷就此提出看法,赞成废除黄金周制度者认为黄金周只关照少部分牟利的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和服务业业者,对农民与在一线冲刺的职工没有实质的意义,更何况黄金周长假只是集中消费但未扩大旅游消费总量;反对者则坚持黄金周能拉动内需,并认为造成黄金周旅游变相成为“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的现象,不是因为拥有太多长假而是长假次数不够频繁。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3000多名受调查者中,过半的人希望既有相对集中可供远行的长假,也有一些主要供休息的短假。
调查的更重要发现其实是:人们钟情于黄金周并非认为该制度好,而是基于带薪休假的权利还未得到切实的保障。不少受访者表示,目前中国劳工和资方力量还很不对称,如果没有国家强制休假,他们就未必能享有有薪假期。
据了解,尽管中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就可享受有薪年假,但由于带薪休假会相对增加劳动成本,中国各城市、行业和企业在实施有薪年假时标准也都不一样,不少员工(尤其是于中小型企业服务的)都不享有有薪年假。
换言之,如果果真废除黄金周,替代政策必须是个不让人民觉得吃亏的方案,否则必定怨声载道,违反了要推出新休假方案以照顾人们切身利益的原意。
有关调查还发现,97%的受访人认为新休假方案在出台执行之前应公布于众,有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这个调查结果再一次折射出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希望有话语权、能参与休假方案的修订过程,而不只是纸上谈兵或被动地等待有关结果。
不久前的中国国庆黄金周是笔者派驻上海之后首次在大陆度过的长假,除了凑不足麻将“脚”外,还深深体会到各机构单位集中在黄金周前后组织活动和会议所造成的不便。
中国银监会在临近黄金周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通知,要求银行采取假日期间网点轮休的方式,确保合理数量的银行网点开门营业。上海要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应关注的问题不限于黄金周的存废,而是如何有效错开休息时间,体现服务至上的精神。
来源:中国新闻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