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拟在北京试点光纤到户网速提至8M

互联网 | 编辑: 张蓉 2007-11-15 09:28:00转载 返回原文
第一页

光纤到户(FTTH)离我们还有多远?

上周末,中国网通公告宣布了总投资可能高达150亿元的“光进铜退”项目计划,尽管这一大规模的投资计划听起来让人兴奋,但是从时间上可以看到,这项计划预计于2008年动工,并需三到五年才实施完毕。

中国网通副总工程师左风透露,网通计划在北京等地试点光纤到户,将宽带上网速度提高到8M,到目前为止,北京覆盖用户已经超过2万。

到底还有哪些因素在阻碍着我们享受8M或者更快的网速?

日前,业内诸多知名学者、企业界人士齐聚南京并出席了“全国光纤通信会议”(OFCIO 2007),就光纤通信尤其是光纤到户的发展现状、趋势以及目前所面临的成本、内容、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高成本抑制积极性

“要想做到光纤到户,有三样东西最重要:一是成本二是成本三还是成本!”来自美国Bell实验室的厉鼎毅教授认为,降低成本是推行光纤到户的关键所在,成本居高不下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

光纤到户的成本包括设备成本、施工成本等,据与会人士透露,早些时候平均每线的安装成本约为4000~5000元人民币,现在虽然有所降低,但仍在2000元以上。

而目前普遍应用的ADSL宽带上网,根据上海电信的收费标准,其初装用户只需交纳130元的工料费即可,如果用户在已有固定电话的基础上接入ADSL,那么还可以免交工料费。

光纤接入与ADSL接入,两者成本相差如此之大,无怪乎运营商对光纤到户的热情不高。对此,相关企业人士在会议上也毫不讳言:“做光纤到户,运营商不赚钱,设备商赚钱。”

而这样的高成本,对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成本?有学者在会议上提出,降低成本和扩大用户规模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过程。“预计用户达到100万以上,成本就能降低到1000元左右。”

此外,通过技术手段来降低成本也在人们的研究之中。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常瑞华教授在大会上指出,纳米器件的应用可以降低通信成本,并且实现超宽的带宽。

第二页

电信业转型之于光纤到户

此次会议上诸多人士纷纷强调,光纤到户是否能被广大消费者认同,也要看它能否提供丰富的节目内容、好的增值服务。

对此厉鼎毅一再重申:“光纤到户,技术只是手段,内容为王。”事实上,“内容为王”的提出,深刻反映了目前我国电信行业所面临的转型现状:原先的电信业务主要依靠语音业务,现在的增值业务都需要打造内容。

电信行业的转型对光纤到户的发展,具备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由于语音业务的萎缩,使得中国网通、中国电信两大固网运营商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宽带网络业务上。中国电信已开始在广州、北京、武汉和上海等四个城市进行光纤到户试点。

中国电子学会来国柱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光纤到户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政策、体制问题将会逐渐凸显出来。如光纤接入提供的高带宽无疑将推动IPTV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在网络上收看电视节目,但是网络电视将由谁来监管?网络电视的监管问题至今未有定论。

此外,来国柱还指出,目前建筑行业的住宅设计对光纤到户也存在不利因素。因为目前住宅房间里采用暗线线路,而光纤作为极细的玻璃丝,很容易损坏,不能像铜线那样随便弯折,因此安装起来比较麻烦。

作者:楼璐璐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