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油荒出现,治本已经不可迟疑
100美元油价即将成为现实。
2005年,高盛集团一位分析师曾预言,国际油价将进入一个“超高价”(SUPER SPIKE)通道,2008年原油价格可能达到80美元/桶,2009年达到90美元/桶,最高可能达到105美元/桶。此预言一度被认为是危言耸听,然而却不幸言中,而且来得更快。11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一个月期货价格最高突破98美元/桶。
相对于国际原油价格奇峰突起,中国国内成品油市场却看去风平浪静——直到10月30日,国家发改委决定上调汽油和柴油零售基准价,上调幅度均为每吨500元,涨幅接近10%。与国际价格相对,这当然属于超低价。
这是一年来发改委首次上调成品油价格,直接原因在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国内部分地区供应紧张,甚至出现油荒。8月6日,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努力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所有成品油经营企业特别是零售企业不得囤积惜售。关于油荒的报道此后不再出现,但是油荒迹象并未消失。否则,发改委不会在11月5日召集两大石油公司有关负责人,研究进一步保障国内市场稳定供应的有关措施。
我们认为,避免油荒出现,治本已经不可迟疑。其实,早在2005年夏,国际原油价格高位盘整之时,中国即一度出现南方局部油荒。当时,产学各界均有专家建言及早放开油价,本栏亦发表文章积极主张有步骤实现国际接轨(参见本栏2005年9月5日《成品油价格接轨不可迟疑》)。但因种种原因,油价改革一直踌躇,终致今天供需困境重现。
改革从来都是不进则退。中国在1998年6月就正式引进了与国际油价挂钩的定价机制,至2001年已经有长足进展,定价挂钩对象也变更为新加坡、鹿特丹和伦敦三地综合加权的“一篮子价格”,渐进改革大有突破之势。然而,自从2003年春的SARS事件之后,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选择了“暂时终止油价挂钩机制”的权宜政策。此后,虽然国内成品油价格有过上下调整,进一步机制改革一直没有实质性推进。或许决策部门一直在等待“合适”的国际油价。孰不料市场无情,油价续长,期待中的“窗口”从未开启,而不改革的成本已经远高于改革的成本。
事实表明,人为压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会显著地抑制供应,使成品油流向价格更高的国际市场。根据海关总署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口原油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1.2%,增速与GDP增长接近;而上半年出口原油数量同比下降了39.3%。与原油进出口情况相反,成品油上半年的出口数量竟同比增加了27.6%,而进口成品油则比去年同期下降1%。
中国能源使用本来就存有效率低下的弊端,长期保持低价格能源,低效状况极难改进,高耗能项目则客观上受到了激励。11月7日,国际能源署发布了《2007年世界能源展望》,称今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通过节约能源扭转这一趋势、实现环境保护,已相当迫切。而较之政府强制命令,最有效的节能激励只能来自市场。由此,能源价格,包括成品油价由市场决定,使投资者、生产者望价高而却步,正是一种有助于生产方式或说发展方式转换的正向激励。
坚持能源价格的低价管制,主张者理由之一,必是为了百姓,因为成品油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但事实上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原油进口大国,中国在国内实施低价成品油政策,必然与补贴政策相伴随。例如公开消息表明,由于成品油价格扭曲,中石化曾两次获得国家财政补贴,金额合计达150亿元——对于得益于低价油的消费者,“明补”“暗补”的得失账并不难计算。
今年3月11日,国家发改委负责人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间隙表示,成品油定价机制方案实际上已经实施。但无论是在此前还是之后,“已经实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内容并未公之于众。彼时至今的成品油调价进程,也显示这一机制并未运行成功。在2006年,中国进口原油1.45亿吨,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至44%。在这种情况下,成品油价格改革理应尽快启动。欧佩克秘书长巴德里日前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亦表示,就连他也无法预测油价。无视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一味以价格控制保证国内市场成品油供应,无论动机如何都只能是一种自欺。
应当承认,近日国家发改委上调油价,具有直面现实的积极意义。刚刚迈出的第一步,离理顺油价机制的目标还很远,而国际油价继续飚升会给改革带来新的压力。油价放开的路当然只能一步步走,而且必须与在石油领域下游开放市场的改革措施相并行,并以补贴低收入的财政政策相配套,但改革的成本必须支付,改革已经时不我待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