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忙着过的圣诞节以下美国人却不过

互联网 | 编辑: 席文燕 2007-12-25 00:30:00转载

2007年12月24日,中国人过圣诞的气势激情越来越大,全城堵车短信无数。整个城市笼罩在安定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圣诞节业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不过都不行/躲都躲不掉. 而以下的美国人统统不过圣诞节: 前国务卿基辛格 好莱坞大导斯皮尔伯格

2007年12月24日,中国人过圣诞的气势激情越来越大,全城堵车短信无数。整个城市笼罩在安定祥和的节日气氛当中。圣诞节业已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不过都不行/躲都躲不掉.

而以下的美国人统统不过圣诞节:

前国务卿基辛格

好莱坞大导斯皮尔伯格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

金融巨头索罗斯

股神巴菲特

好莱坞影星达斯汀·霍夫曼

星巴克咖啡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

戴尔电脑创始人迈克尔·戴尔

Google(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伦

耶鲁大学校长莱文

微软公司CEO巴尔默

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

前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

美国化妆业女王雅诗·兰黛

美国媒体巨头维亚康母创始人雷师通

CNN王牌节目主持人拉里金

好莱坞导演伍迪·艾伦

英特尔公司传始人安德鲁·格罗夫

POLO服装品牌创建人拉尔夫·劳伦

一代歌星保罗·西蒙

好莱坞全能影星芭芭拉·史翠珊

伊拉克战争幕后主策划保罗·沃尔夫威茨

还有耶鲁大学35% 的学生,哈佛大学30%的学生, 1/3的美国千万富翁, 1/2的华尔街银行家, 1/3的美国律师, 等等等等。

他们都是犹太人,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财富相当一部分都是犹太人创造并影响着的。

而犹太人不过基督教的圣诞节,因为他们有自已的信仰;中国人现在过圣诞节,不是因为信仰,还是因为没有信仰?

这两天工作之余,在北京接待两家纽约的犹太朋友。他们因为不过圣诞节,专程飞到北京来旅游却发现这里的圣诞气氛不亚于纽约,有些失望。美国犹太人在圣诞夜打发时间的办法通常是去吃中餐或是看场电影,而有条件的大都携家人到国外旅游。

犹太人和中国人有很多共通的地方,比如家庭观念,重教育,生存能力强等等。我在美国的很多挚友都是犹太人,也曾在家中陪他们庆祝过他们的节日,感受深刻:历经千劫百难不死,一度散落世界各地颠沛流离的犹太人,人口不过百万到千万,因何历久弥新/屹立不倒?

答案是: 他们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尊重,热爱和坚持。无论生在美国,德国,英国还是澳洲,也无论经过多少代,犹太人在融入所属国的文化生活之外,始终严格保持着自己的信仰,语言,文化,习惯和传统。年轻人谈恋爱归谈恋爱,真到结婚时找的还是犹太人。他们始终坚持过自己的传统节日: 用希伯来语颂读诗篇,回顾历史,吃自己民族的食物,在告诉子孙要留住传统的时候也不忘提醒:正因为犹太人曾深受颠沛流离惨遭迫害之苦,所以自己强大之后更不可以把痛苦强加给别的民族。

如果中国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曾遭到和犹太人类似的命运,我们也能如此无怨无悔仔仔细细地把血脉传承,把文化继续吗?

信仰与快乐

中国人是否该过洋节,是老生常谈。你会说:刺激消费拉动需求/商家赚钱百姓热闹,何乐不为?

除了缺少信仰之外,中国人也似乎很缺少快乐,需要多一些借口和理由去聚众狂欢/纵情高歌,好像也是分享改革开放果实的方式之一。

但美国人就一定比今天的中国人玩得多吗?缺少快乐也许正是因为信仰不足。曾在飞机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因为信仰,所以喜悦。

洋节,确切地说是美国节,这几年不纳关税未经检疫就全面登陆并席卷中国。以前还只有圣诞节和情人节,现在,连感恩节也开始过了。从去年开始,所谓感恩节那一天,都会收到诸多莫名其妙的短信,感谢你感谢他/感谢爸感谢妈/感谢叔叔感谢姨妈/感谢这个感谢那个/感谢CCTV感谢MTV,殊不知美国的感恩节原是个美国人感谢上帝感谢印第安人的忆苦思甜节。这个美国人的团圆节也被勤劳勇敢足智多谋的中国人赋予了后WTO时代的新意。

美国依然是强势国家,强势国家诞生的强势文化在世界各地摧枯拉朽般的被吸收接纳。这无须讨论。而中国今天正初显强势,有一天,伟大复兴后的中国渗透给世界的强势文化里,是否也会有变了味的圣诞节和感恩节?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