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坟被“刨”,父亲的尸骨“失踪”
同父异母子女刨祖坟争抢父亲尸骨
东方今报1月4日报道 近日,河南周口一名去世53年的老人尸骨成了“香饽饽”,同父异母的子女争着要把老人与自己的母亲合葬。
去年,周口太康县发生了一起跟葬礼有关的稀罕事:一位已去世53年的老人的尸骨成了“香饽饽”,儿女们争着要把这个“爹”请回自家的祖坟。
这个“爹”生前并没有亿万家产,为啥还会引得已经是老头儿老太太的儿女们大动肝火来争抢?
祖坟被“刨”,父亲的尸骨“失踪”
周口市太康县芝麻洼乡刘桥村有个63岁的老太太张秀莲,她姊妹四人,娘家在三四里外的张庄。2000年,张秀莲的母亲刘桂花过世后葬在张庄。
去年3月20日,农历二月二,按农村的习俗,这一天是“龙抬头”的日子,张秀莲和54岁的小妹张爱芝去给母亲上坟,眼前的一幕让两人惊呆了:原本隆起的坟头被“刨”了!棺材盖被掀开扔在一边,母亲的尸骨尚完整,棺材里另一人的尸骨不见了!
不见的这个“人”是张秀莲姊妹四人的父亲张现林。张现林1954年去世,其妻刘桂花却一直活到2000年。刘桂花去世后,张秀莲姐妹把父母葬在了一起。
祖坟被刨,父母的尸骨受辱,张爱芝当场放声大哭,张秀莲更是立即昏了过去。
到底是谁干了这缺德事儿
在张秀莲的家乡,扒祖坟一向被村民们形容为“缺德带冒烟儿”的坏事,是对死者及其家属极大的侮辱。张秀莲醒来后大哭:“只要恁闺女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为您老人家申冤!”
张秀莲告诉记者,这件事“肯定是一个名叫张安远的人干的”,今年已经70多岁的张安远和他的三个儿子就住在本村。
记者想找张家父子落实情况,得知这父子四人都去大连打工了,只有张家的一个女儿看家护院。没想到,张安远女儿的回答非常干脆:俺爹是在农历二月二的前夜扒的坟,儿子扒爹的坟不犯法吧?
四个老太太和一个老头的纠纷
扒坟事件找到主儿了,张安远女儿的话却让人犯迷:张秀莲的父亲怎么成了张安远女儿的爷爷?这两家究竟是什么关系?
张安远的女儿说,父亲和张秀莲四姐妹是同父异母兄妹。张现林生于1896年,上世纪30年代,张现林有了第一任妻子李氏。当时黄河泛滥,张现林带着李氏外出逃荒,他再回张庄时却只剩下孤身一人。
上世纪40年代初,张现林和第二任妻子刘桂花结婚。1954年,张现林去世,刘桂花领着4个女儿生活。
张秀莲说,父亲死后的第4年,李氏带着一个孩子回到张庄,这个孩子就是张安远。其后,李氏住在村东头,刘桂花住村西头,两家40多年相安无事。其间,张安远娶妻生子,刘桂花的4个女儿也先后出嫁。
1996年,李氏去世,张安远想把母亲与父亲合葬,遭到张秀莲的反对。
2000年农历腊月二十六,刘桂花也去世了,张安远带着人来闹,也不同意刘和父亲合葬。村长和族人来调解后,张安远作出“让步”,张秀莲四姐妹则把“原属于父亲张现林”的宅子给了张安远。
不料,2006年冬天,张安远父子再次来到张秀莲家,要求李氏与张现林合葬,并提出了一个“好想法”:把张现林、刘桂花、李氏三人合葬在一起。
张安远父子还附加了一个条件:其母李氏是张现林的元配,按照老规矩,李氏为“大”,刘桂花为“小”,三人合葬后,要把李氏埋在上首,刘桂花埋在下首。
张秀莲立即恼了:“当初逃荒时,李氏跟着一个卖馍的走了,不要俺爹(张现林)了。并且,俺娘(刘桂花)婚后才知道俺爹有痨病,不能干重活儿,多年来,俺娘辛苦度日,凭啥把俺娘埋在下首?”
家族恩怨,5个老人要打官司
家族恩怨,5个老人要打官司
两家再次谈崩,矛盾激化。
于是,去年农历二月二的前夜,张安远父子将张现林与刘桂花合葬的坟扒开,取走了张现林的遗骨。同时,张安远还扒开了生母李氏的坟,取出了遗骨。
张秀莲姐妹一怒之下将张安远告上法庭。张秀莲认为,张安远父子挖坟偷骨是对自己父母的侮辱,给自己也带来了极大的精神伤害,她请求法院判令张安远父子停止侵害,恢复坟墓原状,通过媒体公开道歉,并赔偿她精神损失费5万元。
不过,去年9月,张秀莲姐妹得知一个意外情况:张安远扒走父亲的遗骨后,连同李氏的遗骨一同送到火葬场火化了。
去年12月15日,太康县人民法院宣判:张安远父子向张秀莲四姐妹赔礼道歉,将坟墓恢复原状,将其父张现林的骨灰存放在太康县殡仪馆,双方共享祭奠权;驳回原告的其他诉讼请求。
风水PK孝道,事件引人深思
张安远父子为了让自己母亲与父亲合葬,不惜惹上官司和家族仇恨,到底为啥?
记者得知,这里自古以来就有个风俗,人死后要“合葬”。一个成年人过世后没有进入祖坟,单独埋在其他地方,就是“孤魂野鬼”,死者家属在村里就会抬不起头。
张安远的女儿说,父亲扒爷爷的坟就是想给奶奶一个名分,给活着的人一个在村里抬头做人的面子。
不过,张安远的女婿最终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实话:“撕破脸扒祖坟,主要是为了下一代。老坟对下一代会有影响,她们(张秀莲姐妹)不让俺奶奶(李氏)跟爷爷合葬,就是想对俺家的后人不利!”
对此,有知情者评价说,争“爹”看似是对老人尽孝,在外面也能落个好名声。不过,与其说这是孝道,不如说是后人披着“迷信”的外衣,为自己或自己的后代积攒官运和财运,想借死人让活人受益。 (本文来源:东方今报 作者:张英 沈翔)
来源:东方今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