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杰:Linux的微软情结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8-01-17 09:30:00转载

微软近日又开始要遭受欧盟的反垄断调查了,其实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欧盟似乎总是热衷于和美国的大牌企业叫板,所谓树大招风就是这个道理。但出乎笔者所料的是,国内某位知名Linux人士又跳了出来,以《微软又遭欧盟调查》这个与其他媒体近乎一样的标题发表了一篇文章,当然和以往一样,文中对微软又进行了一番抨击,并提及了去年炒得火热的文档标准之争。在此笔者又想起了这位Linux人士之前曾就文档标准之争发表的一篇名为《怒斥微软中国的“多标准”谬论》那种语调近乎于疯狂的文章,其实名眼人一看就明白,这两篇文章最终的目的还是在鼓吹Linux,很佩服这位人士的勇气,但这两篇文章中逻辑的混乱和自相矛盾让人在佩服其勇气的同时,也生出了几分谋略不足的遗憾。

说到这位人士关心的文档标准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去年就已经在业内激烈的争论过,在此不必赘述。只是想说明一点的是,在去年9月有关文档国际标准的投票中,微软的OOXML标准未获通过,中国投了反对票,但只提交了一条意见:要求多一些时间来评估和研究。那么今年的2月25日—29日将召开一个“投票解答会议”(BRM),该会议将讨论所有反对票中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这些反对票可以转成赞成票。在了解了这些背景之后,人们自然知道,微软的OOXML标准能否最终成为国际标准尚无定论。由此可见,该Linux人士的这两篇对于微软OOXML标准的抨击文章无疑是在为最终的投票做准备,以便取得业内的支持。那么这位业内人士为何如此反感微软的OOXML标准呢?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微软的OOXML标准并不支持Linux,但实际的情况又如何呢?微软公司标准战略总经理Amy Marasco称,首先微软的OOXML符合Ecma and ISO/IEC知识产权政策,更进一步地,微软提出对所有OOXML实施者免费的承诺。此外,目前OOXML在法律和技术上是可行的,它已经在Windows、Mac、Linux和其他平台上得以实现,为此微软已经开发了“文档转换器”,并且微软方面认为,多标准会给客户更多的选择,希望由市场选择最符合用户需求的(文档)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微软在其OOXML已经成为市场事实标准的情况下,依旧在努力和目前存在的ODF和UOF国际标准达成互操作性。对此,Burton集团日前发布的报告中也称,微软在推动OOXML成为有深刻影响的全球工业标准一事情上,付出了真诚的努力。

但我们国内的这位Linux人士却以微软开发的所谓“文档转换器”不能实现与ODF和UOF标准的完全兼容为由认为微软在玩猫腻,甚至称微软的“多标准论”和“市场选择论”违背了中国国家的意志,将微软的OOXML标准和中国的UOF文档标准之争上升到国家意志的层面。笔者在此认为这是大错特错和完全不负责任的。

在笔者的理解,我们国家目前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路,既然是市场经济,自然就要遵循市场的规律,即市场选择论了。当然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但正是出于国家整体利益的考虑,我们的政府,我们的主流PC企业(联想、方正、清华同方等)才和微软签订了数十亿美元的微软正版Windows预装协议,不知这位人士如何看待这样的大事,难道是我们的政府和我们的厂商因为同意预装微软的Windows而没有预装Linux就违背了国家意志吗?恰恰相反,我们的政府和企业正是站在市场的角度,站在广大用户利益的角度才作此选择。当然我们的政府向来支持中国自己的标准,尤其是自主软件的开发,之前也出现过PC厂商预装Linux的大事,但后来的结果呢?信息产业部的一位人士在接受笔者有关Linux的采访时向笔者透露,多数的用户在购买了预装Linux的PC后便卸载了上面的Linux,继而以盗版或正版的微软的Windows取代,这也是Linux始终叫好不叫座的主要原因,即没用实际的“用”起来。也正是没有实际的“用”起来,所以就不会有更多地第三方投以热情来进行基于Linux的应用开发,而没有更多地应用,用户自然不会去选择Linux,这使得Linux陷入了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目前这种恶性循环仍在持续。对此,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称,缺乏第三方应用的支持,是Linux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陆首群告诉笔者,Linux最大的对手不是微软,Linux发展再快,也只能作为微软Windows的补充,为用户多个选择而已。看来那位激进的Linux人士更应该把精力放在Linux本身的问题上才是正道。

再看对待文档标准的问题上,微软的做法恰恰证明了其支持开放标准的态度,否则微软没有必要在办公文档市场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去为了申请什么所谓的文档的国际标准而与UOF和ODF实行互操作和兼容,人家踏踏实实地数钱不就完了,对此,近日Burton集团的专家称,微软的OOXML不必期望被认可为国际标准。微软的竞争者都确信,微软“滥用自家标准”,并且将产生快速而剧烈的市场反应。此外,该集团的专家还预言,微软的OOXML将比ODF(与UOF类似)在用户中“更普遍”。ODF能够延续,但只能是“非主流的位置”。从专家的话可以看出,微软的OOXML即使没有成为国际标准,它仍会占有领先的事实上的市场优势。不过笔者认为,正是因为微软是世界级的软件公司,它不但要获得商业利益,更要为整个产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而微软加入文档国际标准所引起的国内某些人士和企业的恐慌,甚至愤怒,说明我们的软件产业依旧弱小,我们承受竞争的能力仍很脆弱,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仍然淡薄。从去年9月有关微软的OOXML能否成为国际标准投反对票的人口数量为32.75亿计,中国为13.20亿,占了40.3%,但正是这40.3%的人口中,在大量使用着盗版的微软Windows和Office,这真是个莫大的讽刺。再看看我们的与文档标准密切相关的Office软件,作为中国自主Office代表的WPS曾经的辉煌早已不再,尽管金山软件董事长兼代理CEO求伯君近日在2007年中国游戏产业年会上表示,金山以WPS打败微软Office的梦想20年来一直未放弃,金山将永远坚守WPS这块阵地。但在金山以网游成功上市并在游戏产业的大会上发表此番观点,不知我们是欣喜还是悲哀,如此看来,国家还没有吹响国产Office的集结号,我们自己的企业到首先撤退了。不是微软打败了我们,是我们自己打败了自己。

通过对这位Linux人士两篇文章中所涉及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这位Linux人士让Linux患上了微软情结,似乎不提微软,Linux就没有什么可说的,好像微软不出事,Linux就没有机会,俗话说的好,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在此笔者想问的是,Linux,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