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PC 市场的一大看点会是:国内PC 厂商将展开DIY渠道抢购风潮。展开之前,先看这里面有两大市场背景:一个是DIY,一个是OEM。
从长远看,DIY市场会由一个大众市场逐渐演变为一个小众市场,主要面对高端用户群,从国外成熟市场的先例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国际化的趋势。因此,DIY 渠道转型,甚至如何转型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
另一个话题。各家OEM 厂商都在往区域下探。以联想的“奥运千县行”和惠普的“网格化”为代表,品牌厂商们的争夺已经到达3?6 级市场。
表面上看,是OEM 在抢夺DIY 的市场份额。但事实上,从Intel 和AMD 两家的渠道实际出货量来看,至少DIY 在国内市场是不降反增,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DIY 市场。只不过,DIY 在总体PC 市场的占有率略有下滑。那么,品牌厂商的增长来自于哪里?
品牌厂商自相残杀
从英特尔去年年末给出的一组数据表明:国际一线品牌蚕食区域品牌的程度远远高于OEM 对DIY 市场的冲击。中国惠普PSG 总经理张永利在07 年末甚至放出话来,08 年中国惠普PC 业务的重点不是拓展更多的5、6 级城市,而是要把07 年已经拓展的城市夯实。所谓夯实,说白了实际上就是要在当地市场站稳脚跟,与竞争对手一争高下。
IDC 2007 年Q3 数据表明,中国惠普2007 年Q3 同比增长达106%,市场份额从6.6%猛蹿到10.7%。联想市场份额略增了一个百分点,从27.8%上升到28.8%,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方正从10% 降至9%。戴尔、同方均变化不大,但其余厂商市场份额则从43.6%降至38.9%。也就是说,惠普吃进的份额几乎都来自于二三线品牌。
国际一线品牌如惠普对国内市场的冲击,特别是笔记本市场的迅猛增长更加给以台式电脑见长的国内品牌带来巨大压力。
出路在何方
国内PC 品牌要想突破,一条路是全面往笔记本转型,如方正;另一条路就是并购DIY 渠道(特别是英特尔的COEM渠道品牌),如海尔。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条路并不是两个方向,它们其实更像一个人的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更稳,也更快。
事实上,去年11 月,郑州众诚和海尔电脑在北京已经达成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郑州众诚和海尔电脑在合资的新公司海尔众诚电脑有限公司中分别占有49% 和51% 的股份。
郑州众诚原有的自由品牌业务将会纳入新公司生产体系。双方在河南的渠道也将纳入新产品渠道体系。去年12 月底,在海尔电脑“2008 西北渠道商会议”上,陕西西安天惠也作为海尔电脑的战略合作伙伴在会上发表讲演,为海尔电脑拓展渠道合作伙伴。海尔电脑称其之所以先后与这两个区域品牌展开合作,正是看重了区域品牌在地方上强大的分销能力和渠道优势。
实际上,优质的DIY 渠道在厂商看来是“绩优股”。比如说,面对所有人都关注的SMB 市场,其个性化和定制化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更适合DIY 渠道。中国惠普某高层曾就此向记者表示,那部分市场联想同样拿不到,所以也不是我们的重点。但是,海尔通过这两次合作,可以说在当地已经捷足先登。
英特尔另一家创新俱乐部成员浙江海德的沈强表示,“一旦厂商并购DIY 渠道的这种局势摆开,任何一家都不会放弃,因为其先期产生的影响极大,并具有积极意义。这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厂商对渠道资源的一种战略布局。”
显然,对于DIY 渠道来说,这将是一个很好的转型机会;对于国内OEM 厂商来说,收编D IY 渠道将为其自身重新带来渠道优势。因此,有理由相信,08 年国内PC 厂商将展开一股争夺DIY 渠道的抢购风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