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掌到桌面 双线作战让Opera练起平衡术

互联网 | 编辑: 江海明 2008-02-03 11:30:00原创 返回原文

1973年,当斯坦福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勾勒出TCP/IP协议的雏形时,也许他们不知道,当整个互联网开始构建于其上时,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也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进化方向。浏览器做为目前各个操作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软件,正试图屏蔽不同操作系统的区别,从表

浏览器的“大同”梦

1973年,当斯坦福大学的两名研究人员勾勒出TCP/IP协议的雏形时,也许他们不知道,当整个互联网开始构建于其上时,TCP/IP协议的分层结构也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进化方向。

浏览器做为目前各个操作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应用软件,正试图屏蔽不同操作系统的区别,从表现层的角度实现用户体验的“大同”。

2004年,Google的Gmail横空出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当时超出所有竞争对手超大的容量、具有明显Web 2.0特征的Tag系统,还有其对传统桌面客户端收发工具快捷键操作的模仿。

2006年末,当侧边栏伴随着Windows Vista系统出现在我们面前时,Opera的用户却不以为然。早在2005年,同样基于HTML、XML、CSS、javascript等技术的Opera Widgets早就能够脱离Opera浏览器运行在我们的桌面上。

随着在线办公、在线存储、网络相册的纷纷涌现,以YouOS、EyeOS为代表的WebOS又马不停蹄的纷至沓来,通过对Windows等操作系统界面的模仿以及集成的在线应用环境,WebOS试图分离传统操作系统应用层的野心也表露无遗。

从1993年浏览器鼻祖Mosaic的出现仅仅是因为人们需要一个能够显示图片的浏览器到目前随处可见的AJAX应用,Web领域的开发者们正一步步的丰富着我们的体验。

做为目前最主要的互联网入口,浏览器一方面要负责正确解析HTML、CSS、Javascript等代码,另一方面要与最终用户交互,实现最便捷的操作。因此,从“外壳+内核”的角度对浏览器进行分类是比较通行的做法。目前浏览器领域参与竞争的产品主要基于以下四种核心:

Trident:

典型:微软Internet Explorer系列

特点:具有丰富的API接口。

其他:华人开发的Maxthon,以及腾讯的TT等所谓“IE核心”的浏览器。从严格意义上讲,“IE核心”是错误的,IE其实应该称为“IE Shell+Trident”。

Gecko:

典型:大名鼎鼎的Mozilla Firefox

特点:开源

其他: K-Meleon,与Firefox使用XUL作为界面描述语言的浏览器不同的是,他使用本地图形库作为界面,因此资源占用更小,速度更快。但缺点是扩展性不强。

Kestrel:

典型:挪威老牌浏览器Opera 最新的9.50中使用的新核心,

特点:优化的javascript脚本引擎、增加对CSS3标准的支持,改进字形的处理速度。在很多针对浏览器的测试中保持领先,被很多网友誉为“世界上最快的浏览器”。在9.50之前,Opera核心代号为“Presto”。

Webcore:

典型:苹果Mac OS X中的Safari浏览器

特点:基于开源的KHTML的引擎,但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脱离了最早的KHTML社区,局限于Mac OS平台。

Opera的异军突起

根据Market Share 2007年12月桌面浏览器市场的报告,目前的浏览器市场IE占据76.04%的市场份额,然后是Firefox以及Safari,分别是16.8%、5.59%。接下来是Netscpe以及Opera,两者差不多,分别是0.66%、0.64%(如图01)。


图01

凭借开源的理念以及功能丰富、数量繁多的插件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Firefox的市场份额从0%增长至16.8%。这让同为跨平台的Opera唏嘘不已。

做为最早从事浏览器研究的公司,脱胎于挪威最大的电信公司 Telenor一个研究项目的Opera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Opera 软件公司(Opera Software ASA)。在以后的时间里,Opera多次引导了浏览器世界的潮流。我们耳熟能详的多标签浏览、鼠标手势等功能分别是在1994年及2000年最早出现在Opera中。虽然从8.5版开始,Opera改变了市场策略,开始向公众免费提供浏览器产品,但在桌面领域的弱势地位使得Opera不得不在2007年10月底,效仿Google,要求欧盟委员会迫使Window改变默认浏览器的选择,给予Opera以及Firefox等产品公平竞争的机会。

市场是无情的,虽然Opera凭借独到的技术拥有“世界上最快浏览器”的称号。但IE的长期垄断以及Firefox的异军突起让Opera在桌面市场看不到任何翻身的机会。盈利的要求迫使Opera不得不寻找新的“蓝海”。

“其实早在1999年,我们就和一家英国公司有过合作,将浏览器移植到了手机。” 北京欧普拉软件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阮哲伟这样告诉记者。此时距离Opera联合中国本土内容提供商-空中网推出的“空中Opera2”浏览器不过2个月。

而在这8年的时间里,Opera在移动领域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从中国的ZTC、UT斯康达到知名的手机制造商NOKIA、Motorola、Sony Ericsson,再到与之关联的Symbian、Windows Mobile、Series60、Linux等手机操作系统,甚至在最近的CES中传出的与苹果iPHONE合作的传言。

而在中国市场,在综合考虑了中国国情与竞争局面的情况下,Opera更是将这种合作拓展到了内容合作商。对此阮哲伟表示:“手机互联网行业,大家都在起步阶段。这一个阶段表现是,用户逐渐对这一个产品了解,大多用户还不太所知。整个行业,包括SP、CP等,很多人都有不同解决方案给大家,到底哪一个解决方案更好,还不是很清晰。Opera是专注浏览器的公司,我们把产品做得非常领先。我们看到目前市场的阶段,判断整个市场形势的时候,我们跟中国一流的移动服务提供商进行合作,更好的整合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从用户角度来说,拿到一款浏览器,可以更快的得到内容。而且这样做第一方面,整合了我们的资源。第二,让用户使用变得更快捷、更方便。对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合作。”

而针对中国市场展开的本地化工作也早在“北京欧普拉软件服务有限公司”成立后就紧锣密鼓的张开了。更重要的是即将伴随北京2008年奥运会而来的3G,这对所有处于3G产业链上的厂商来说都是一次绝佳的实践机会,而致力于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Opera也将这看作一次绝佳的市场教育机会,阮哲伟表示:“对移动互联网行业来说,目前阶段影响移动互联网发展主要的瓶颈:一个是速度,一个是资费。如果3G的到来,至少在速度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如果运营商能够对资费做一些合理的调整,老百姓能够消费得起的话,移动互联网市场会蓬勃发展起来。”

多年的专注精神以及小巧精致的内核给予了Opera强大的跨平台能力,凭借Opera Mini以及Opera Mobile这两件利器,Opera不仅在手机领域攻城略地,更将Opera浏览器装进了任天堂游戏机 Wii、索尼新概念随身移动设备Mylo中。“Opera有一个理想,不仅仅是桌面,我们希望将Opera浏览器安装到所有适合浏览的屏幕上,包括电视机屏幕,包括电脑屏幕,包括手机屏幕,包括游戏机屏幕,包括今后一切的屏幕。”谈起这点,阮哲伟非常自豪的对记者说道。

从“挟天子以令诸侯”到“三国归晋”

“这些屏幕显示出来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吗?”

这是我首先想到的问题。

浏览器不同于其他软件,它的资料来源全部是各种各样的网页,而想保持给予用户一致的浏览效果,无疑需要从源头-内容的生产着手。因此Web标准成为所有浏览器厂商必须关注的标准。

如果你是一位刚刚入行的网站设计者,你的前辈们一定会告诉你诸如“DIV+CSS”、“写完代码后要去W3C的验证站点验证代码。”等(如图02)。


图02

而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结构 (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对应的标准也分三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包括 XHTML和XML;表现标准语言主要包括CSS;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对象模型(如W3C DOM)、ECMAScript等。这些标准大部分由W3C起草和发布。

而要说起W3C,我们需要稍微回忆一下W3C与浏览器之间的历史。

当上世纪90年代中互联网刚刚出现的时候,微软公司敏锐的意识到操作系统与互联网的紧密关联性,因此盖茨不惜冒着反垄断诉讼的法律危险,将IE直接集成至Windows 98中,打败了当时“浏览器”的代名词-网景。

而在这个过程中,微软作为当时的后来者,表现出了对W3C标准的强烈支持,因此与W3C之间有这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好景不长,当网景覆灭后,一家独大的IE开始漠视Web标准的存在,希望凭借自身的高占有率以私有标准强行代替W3C标准。

直到火狐的出现,W3C组织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开源的火狐不仅打破了当时IE 的垄断地位,更将Web标准化重新带回历史的前台。从目前的结果来看,非IE内核的浏览器在标准遵从方面确实强于IE,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成功的让微软低头,开始支持W3C制定的标准。

而与微软当初的狼子野心不同的是,Opera等厂商是坚定的标准拥护者。对他们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良性的竞争不仅可以促进技术的发展,也使浏览器厂商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我们希望整个标准体系的公开化,不管是微软、Google,任何愿意参加标准制定的厂商都可以参与进来,大家共同探讨制定,让标准成为尊重现实的体现。”对于标准的将来,阮哲伟这样说。

返回原文

本文导航

相关阅读

每日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首页 手机 数码相机 笔记本 游戏 DIY硬件 硬件外设 办公中心 数字家电 平板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