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过春节的双重作用
要通过春节,通过传统文化实现对现代中国的全球认同,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逐渐增强,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已经逐渐在世界主要国家的一些城市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鼠年春节期间,世界上更多国家和城市的领导人都籍由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向华人祝贺新春。由此,许多人认为春节已经成了中国软实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
客观上说,春节这一传统节日在形成中国文化软实力方面所起的作用,要从两个层面来认可。一是春节及其过节方式成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一个典型形态和培养载体,通过外国城市对春节的庆祝,越来越多未曾到过中国的外国人可以初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而到过中国、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外国人,则更进一步通过春节,加深他们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另一方面,春节可以让大量旅居、侨居海外的华人,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文化影响力也随之走出国门,海外侨居的二代、三代华人会从春节中体会到一种较大的向心力,越来越渴望加强与本民族的情感联系。
中国处于软实力发展早期
的确,一个国家的文化受到外国的尊重,本身是和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上升联系在一起的。然而,讨论这一切的前提是,从目前来看,在全球体系中,软实力的发展仍然呈现出一种“罗马式”结构。处在这个规律入门处的是语言。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中就认为:“罗马人对自己的语言在国家行为中的影响如此明知,以至于扩大拉丁语的使用和武器的进步一样,成为了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加拿大学者马修·弗雷泽将这个战略的构想称之为“使整个罗马帝国普遍深入东方的文化同化”。
这种“罗马式”的软实力发展,实际上是经历语言、文化到经济认同、再到价值观认同,再到国家利益维护的过程,其本身以国内文明发达程度作为基础,在软实力输出中强调语言和文化的工具性作用,本质是为了国家利益服务。这种“罗马式”软实力发展规律,仍然主导今天和未来许多软实力大国成长的过程。
从软力量的发展阶段来看,中国的确处于一个软力量发展的早期。也就是说,中国仍然停留在以历史、文化的一些基本符号来吸引国际社会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的阶段。而春节在这种软实力的发展过程中,则仅仅只扮演了一个早期符号的作用。例如,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春节了解中国文化的时候,他们能够快速掌握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在一个强调家庭和亲情的春节中,却缺乏快速掌握普世的突出的价值概念的机会。
软实力不只是文化愉悦
软实力是一种象征性的政治,也是和经济、政治力量相辅相成的一种政治力量。在检验一个国家软实力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从仪式上,找到和价值观、国家利益、全球体系产生联想关系的因素。春节所产生的文化想像,本身是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一种回归,但是在今天的中国软实力体系建设中,传统价值观不够突出、人们很难简单准确地描述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社会之间的关系。要通过春节,通过传统文化实现对现代中国的全球认同,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中国的软实力发展,不会谋求全球统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软实力仅仅只要实现文化上的愉悦就足够了。软实力理论的初创者约瑟夫·奈在《软实力》一书中就谈过:国家软实力的主要资源有三:分别是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而文化仅是在“能对他国产生吸引力的地方起作用”。因此,春节的作用不应被忽视,但是也不能被单方面夸大。
网友评论